•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最近區塊鏈大跌的根本原因在于90%的人都走不出這個奇特的定律

    白話區塊鏈 2018-09-13 13:12:47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在區塊鏈圈子混跡久了,認識的朋友自然就多了,也經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你說這區塊鏈的泡沫,到底大不大?”筆者一貫的的回答都是“這算什么泡沫,連小泡泡都夠不上。”得到如此回復的朋友似乎都不是很高興,...

    作者:原創 / 來源:白話區塊鏈

    在區塊鏈圈子混跡久了,認識的朋友自然就多了,也經常被問到這樣的問題:“你說這區塊鏈的泡沫,到底大不大?”筆者一貫的的回答都是“這算什么泡沫,連小泡泡都夠不上。”

    得到如此回復的朋友似乎都不是很高興,因為他們沒有得到自己預期的回答。會提這樣問題的人,其實心底里已經認定:區塊鏈行業目前有巨大的泡沫

    為什么他們覺得這個行業有巨大的泡沫呢?因為所有人都能輕易舉出一大堆嚴重破發的“空氣幣”,講出一個個普通投資者被項目方或機構“收割”的故事;不僅僅有“空氣幣”跑路歸零,甚至比特幣、以太坊等公鏈的典范從最高點算,跌幅也都超過了60%,甚至超過90%。那么區塊鏈到底有沒有泡沫,怎么更好地理解區塊鏈是否有泡沫呢?

     

    一、區塊鏈泡沫與其他行業的不同

    當我們在說一個行業有泡沫的時候,我們的意思是什么?筆者的觀點是:進入這個行業的資金,高于這個行業所能產生或是承載的價值,那么這個行業可能存在泡沫。

     

    這么說有點復雜,舉個例子:房地產有泡沫、股市有泡沫、互聯網有泡沫,是因為大量的資金進入這些行業,導致這些行業可能存在著過高的估值、過高的價格、過高的市盈率等等。

    但是區塊鏈行業的不同之處在哪呢?我們以為進入到這個行業的資金,實際上并沒有進入這個行業。也就是說,大部分“區塊鏈項目”所融的錢,并沒有對區塊鏈行業產生任何價值。

    大部分普通區塊鏈投資者及大部分區塊鏈項目團隊,都只是“假裝在玩區塊鏈”。就像我們不會說傳銷有泡沫,資金盤有泡沫,保健品有泡沫一樣,我們同樣不會說一個沒有任何價值的東西有泡沫。

    所以,“空氣幣”“傳銷幣”等并不屬于區塊鏈行業,它們是披著區塊鏈外衣的騙局,相關項目方和投資機構只是按照他們的套路騙錢而已,只不過這回的噱頭是區塊鏈。他們騙到的錢,幾乎不會注入區塊鏈行業,所謂的“市值”也就毫無意義。如果看過《華爾街之狼》的話,可以把“空氣幣”理解成“仙股”,而“華爾街之狼”,就是這些騙錢的項目方。

    也許你以為自己投的是區塊鏈項目,其實只不過是幫混入區塊鏈行業的騙子們買了“豪車豪宅、游艇嫩模”而已。

    而“投資區塊鏈”只不過是大部分普通投資者共同的幻想而已。所以,后面筆者提到的,對于區塊鏈行業是否有泡沫的分析,都是過濾掉了那些騙錢的假區塊鏈項目,僅指“真正的區塊鏈行業”。因為這樣的討論才有意義。例如互聯網行業當年O2O融資熱的時候,大量資金爭相涌入,雖然有巨大泡沫,但是這些錢實實在在都用在地推、開發、優惠、免單等宣傳推廣上,沒聽說誰拿了一千萬融資塞進自己腰包。也正是因為大量的熱錢真真正正地進入了O2O行業,該行業明顯被高估,所以我們說當年的O2O是有泡沫的。

    二、區塊鏈行業沒有你想象的泡沫

    那么區塊鏈行業目前到底有沒有泡沫呢?想必很多關注區塊鏈行業發展的人都發現了,區塊鏈和比特幣已經開始有分道揚鑣的趨勢了。比特幣被視作一個比黃金更優秀的儲值工具;而以以太坊為代表的一眾區塊鏈公鏈項目,則是想在區塊鏈技術和服務上更上一層樓。

     

    單說比特幣有沒有泡沫?筆者的看法是沒有泡沫。其實對于一個有極強流動性的資產(貨幣)來說,討論有沒有泡沫是沒有意義,就像我們不會討論美元、黃金、石油等硬通貨有沒有泡沫一樣,很少有人會在乎它們的成本,大多數人只會在乎它們當前的價格。

    回到公鏈項目,我們拿以太坊舉例。很多人判斷是否有泡沫的根據是,以太坊從年初最高價10000RMB左右,跌到目前1500RMB左右,所以判定當時的以太坊一定是有泡沫的。

    筆者認為以太坊當時的暴漲,有下面兩個原因:

    第一,行情驅使。金融屬性的市場總有牛熊市周期,牛市來了,所有區塊鏈資產都會漲,硬要說有泡沫比較牽強。

    第二,短期的供不應求所致。這就好比iPhone6當年剛發售的時候,黃牛價格都炒到一兩萬塊錢,這是泡沫嗎?這也是正常的市場現象,強烈的供不應求導致了價格被炒高。當時以太坊也是這樣,大量的項目方需要募集ETH,大量“投項目”的人需要用到ETH,導致了市場上的ETH被炒高。

    而現在區塊鏈項目、發Token不火了,做的人少了,ETH由供不應求轉變成供過于求,而且之前募集到大量ETH的項目方,也逐漸認識到了供需關系的轉變,這勢必會引發拋壓。這樣帶有恐慌情緒的拋壓,加劇了ETH價格的暴跌,所以ETH的價格又回到這一輪牛市形成時的價格起點。所以,筆者認為以太坊的暴跌是供需關系轉變和恐慌情緒導致的,并不能歸因為泡沫。

    如果價格高就是有泡沫的話,2017年初40美金的ETH是否有泡沫呢?它相較于發行價已經漲了50倍了。很多時候這只是人性的追漲殺跌使然,我們并不能簡單依據價格的暴漲和暴跌判斷標的本身是否存在泡沫

    所以,筆者不認為那些致力于區塊鏈技術發展、探索、突破的真正區塊鏈項目(底層鏈、側鏈、跨鏈等等)存在泡沫,因為它們的價值目前難以衡量。

    三、項目融資是否有泡沫

    那么區塊鏈各細分領域存在泡沫嗎?我們來對比這幾部分:頭部媒體、礦機廠商、錢包團隊。
    區塊鏈頭部媒體:巴比特,目前為止融資1億RMB。而作為對照的科技類頭部媒體 36氪,目前為止融資3億RMB。礦機廠商:比特大陸, 10億美元,F輪。錢包團隊:imToken,這應該是毫無疑問的頭部錢包APP。目前為止融資1000萬美元,A輪。
    注:以上數據均查詢自IT桔子。

     

    這些頭部項目的融資數據,就它們的行業地位來說,明顯都不算“泡沫”吧?

    四、同級別互聯網風口對比

    區塊鏈作為又一個風口,或說是2017-2018年最大的互聯網風口,相比于其它風口行業,比如人工智能、物聯網、虛擬現實、共享經濟、智能硬件等行業,其融資規模是很小的。也就是說,如果我們強行把區塊鏈也歸類在互聯網泡沫里的話,區塊鏈行業那點兒小規模根本不值一提。

     

    讓我們看看這些年互聯網風口下的融資規模。

    1.人工智能領域融資:

    640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2.VR公司融資:

    640-22018年Q1行業投融資金額TOP10數據來源:飲鹿網

    3.共享經濟:

    根據騰訊研究院此前發布的《中國分享經濟,風潮全景解讀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末,估值超過10億元的分享經濟相關企業已超過30家,累計估值金額超過700億元,其中近1/3集中在出行和金融共享行業。

    640-3數據來源:IT桔子(2015),騰訊研究院整理

    很顯然,與這些真正能在互聯網圈稱得上風口的融資狂潮相比,區塊鏈融的那點兒錢,根本稱不上是“互聯網泡沫”。

    另外,如果把區塊鏈資產歸到“金融泡沫”里呢?

    640-4

    圖中綠色箭頭所指小圓點為區塊鏈資產規模,圖片來自區塊律動

    很顯然,把區塊鏈資產市值放到金融市場里,其規模更是滄海一粟。

     

     

    總結

    “技術革命早期的時候會有一個有趣的現象,就是落后的技術會嘲笑新技術。算盤嘲笑計算器,鍵盤嘲笑鼠標,鼠標嘲笑觸控,觸控嘲笑語音,自然吸氣嘲笑渦輪增壓,膠卷嘲笑數碼相機,馬車嘲笑汽車,諾基亞和戴爾嘲笑蘋果,紙媒嘲笑網站……而新技術不會這么做,新技術的使命是贏得市場,順便消滅落后。”——李想當新科技洶涌而來時,總有人害怕錯過機會,盲目追風,最終導致泡沫產生。但是,對于區塊鏈這種有史以來和“貨幣”“金融”走的最近的創新科技來說,目前并不存在泡沫。甚至,某些優質項目因為人們的恐慌情緒而被明顯低估。

     

    以上筆者的所有觀點都不作為投資參考。雖然區塊鏈行業不存在泡沫,但并不代表其中沒有風險。

    最后,分享給大家一則定律,共勉。

     

    Amara’s Law:We tend to overestimate the effect of a technology in the short run and underestimate the effect in the long run.

     

    阿瑪拉定律:人們總是高估一項科技帶來的短期效益,卻又低估其長期影響。

     

    ——End——『聲明: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白話區塊鏈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