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歷史文章 / 來源:白話區塊鏈
白話區塊鏈,從入門到精通,看我就夠了!
相信很多幣圈里的朋友都有過類似的苦惱:如何給身邊的親戚朋友解釋清楚什么是比特幣,它到底跟龐氏騙局或傳銷有什么區別?
比如小編回家時最怕被親戚問的就是:“你最近在做什么工作啊?”一旦如實回答,就意味著心力憔悴的開始......
即使發問的人對你非常信任、又有足夠的耐心,你也很難簡單明了的將“比特幣”、“區塊鏈”這些專業術語解釋清楚,最普遍的情形是,很多人直接認為”比特幣“就是某個神秘傳銷組織的新手段、或者是龐氏騙局的網絡升級版。
那么,直面“比特幣是不是傳銷”這個話題時,你該怎么應對呢?
一、充分理解:認知是需要過程的
首先需要達成共識的是,比特幣是一種全新的東西。比特幣和互聯網一樣,都有著全新的底層技術、運行原理和上層應用,歷史上從未有過類似的東西。給周圍身邊的親戚朋友講清楚比特幣是什么,就像給80年代的民眾講清楚互聯網是什么一樣,存在著認知方面的困難。
這也導致了絕大部分普通民眾都很難搞清楚比特幣是什么,并產生各種各樣的誤解,這和互聯網早期遇到的問題一模一樣。想象自己是一位老老實實一板一眼的80后,第一次聽說能夠通過網絡直接買衣服時,你會是怎樣的反應?
連試都沒試,怎么可能通過這種方式買衣服?這絕對是扯淡!
有圖片也不行啊,上街買一副不都得試穿試穿?
不知道穿了合不合身,好不好看就買?你這是瘋了吧!
而如果有人跟你科普Google的龐大市值,你又會怎么反應?
一家幫助搜索信息的公司值5000億美元?查個信息能收那么多錢?
什么?查信息是免費的?我們用的所有服務都是免費的?
那公司怎么賺錢?還市值5000億美元?你這是瘋了吧!
所以,如果你告訴身邊毫不知情的人,一種程序員人為造出來的數字貨幣,一個幣能值30000人民幣,價位已經超過黃金,總市值超過六百億人民幣,他們會怎么反應?
比特幣就是個騙局,任何一個程序員都可以再造出更多的比笨幣,比傻幣,比蠢幣!
這種憑空造出來,完全沒有實體的虛擬幣怎么可能有價值?
沒有政府背書擔保,怎么可能有信用當貨幣?你這是瘋了吧!
對于想了解比特幣的人來說,比特幣又相當晦澀難懂。最早的比特幣用戶大都是極客與黑客高手,這導致絕大部分“比特幣科普教程”實際上充斥著大量的技術術語和底層原理介紹,并不適合沒有技術背景的人閱讀。
通常而言,一個沒有技術背景的人自學的話,往往需要花一兩個月的時間才能大致搞清楚比特幣的技術基礎、運行原理、過往歷史和生態系統(想想一個80年代的人要花多久才能大致搞清楚互聯網)。
所以,不要太過驚訝于我們與他們之間產生的巨大認知差異,而是尋找更加合適的途徑,慢慢加以引導。
二、樹立信心:用事實說話
證明自己論點的最好方法就是舉例子,沒有什么比活生生的事實更有說服力的了。
對于那些對比特幣抱有偏見的人,在簡單介紹比特幣的概念后,你大可以緊接著通過列出一系列的事實,來證明比特幣的受眾早已經不是那些極客,也并非只是流傳在不見光的街頭巷尾,而是真真正正被很多知名公司和機構認同的。
比特幣(Bitcoin,縮寫BTC)是一種總量恒定2100萬的數字貨幣,和互聯網一樣具有去中心化、全球化、匿名性等特性。向地球另一端轉賬比特幣,就像發送電子郵件一樣簡單,低成本,無任何限制。比特幣因此被用于跨境貿易、支付、匯款等領域。
比特幣由于廣闊的前景和巨大的遐想空間,自2009年誕生后價格持續上漲,2011年幣價達到6.8人民幣,2013年最高達到8200人民幣,超過1盎司黃金價格,有“數字黃金”的美稱(目前幣價約30000人民幣)。
比特幣始于2008年神秘人物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論文《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在誕生后的八年里,比特幣作為一種前所未有的新型貨幣,經歷了無數的市場考驗和技術攻擊,始終屹立不倒。現在比特幣已成長為一個在全球有著數百萬用戶,數萬商家接受付款,市值最高達百億美元的貨幣系統。
比特幣相關企業也吸引了來自上百家著名風險投資基金、公司、個人近十億美元的風險股權投資,其中不乏傳統金融巨頭,例如:
Visa、納斯達克、花旗:《Visa,納斯達克等巨頭投資區塊鏈公司Chain 3000萬美元》;
萬事達卡(MasterCard):《萬事達卡、紐約人壽保險加入數字貨幣集團新一輪融資》;
高盛、IDG資本:《比特幣公司Circle獲5000萬美元融資》;
PayPal聯合創始人,eBay聯合創始人、高通:《初創比特幣公司21獲1.16億美元巨額融資》;
紐約證券交易平臺(NYSE):《Coinbase正式完成7500萬美元C輪融資》;
雅虎創始人楊致遠、李嘉誠旗下風投:《比特幣商業交易平臺BitPay融資3000萬美元,估值達1.6億美元》等等。
也有部分風投資金直接購買了比特幣,例如在美國FBI對暗網黑市繳獲比特幣的拍賣中,硅谷最知名的投資人之一Tim Draper(百度,Hotmail,Skype,特斯拉的領投人)斥資2000萬美元購買了3.2萬個比特幣,美國的比特幣投資信托基金(Bitcoin Investment Trust)購買了4.8萬個比特幣等等。
互聯網打破了信息傳播的地域和國家界限,信息自由極大地促進了人類經濟、政治、文化的發展,比特幣將進一步打破基于國家界限的金融和價值傳播障礙,對全球造成深遠的影響。加州大學金融學教授 Bhagwan Chowdhry提名中本聰為諾貝爾經濟學獎候選人時做了如下評價:
我強烈建議把此獎頒發給中本聰,比特幣的發明簡直可以說是革命性的。
中本聰的貢獻不僅將會徹底改變我們對金錢的思考方式,很可能會顛覆央行在貨幣政策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并且將會破壞如西聯這樣高成本匯款的服務,徹底消除如Visa,MasterCard和Paypal他們收取2-4%的中間人交易稅,消除費事且昂貴的公證和中介服務,事實上它將徹底改變法律合約的方式。
三、對比認證:絕非龐氏騙局或傳銷
在經過一系列強有力的證據表明比特幣的“清白”之后,對方或許不會再繼續否定比特幣了,但可能仍然有點懷疑比特幣和旁氏騙局或傳銷之間的關系,那么接下來你就可以繼續向他解釋:
比特幣交易市場的資金流向類似于股票市場,都是新投資者向不特定的舊投資者購買投資物(比特幣或股票),任何新舊投資人都不能確保盈利。這也是任何投資產品的發行方所不能保證的,畢竟就連美國發行的美元都因為經濟危機的影響而貶值過。
“龐氏騙局”的定義是:用后來的“投資者”的錢回繳給前面的“投資者”當作回報的吸納資金行為;
“傳銷”的定義是:通過特定上下線關系拉人頭,吸納并分配資金的行為。
在比特幣/股票市場中老人比起新人沒有優勢,都要靠自己的能力判斷漲跌而盈利;而龐氏騙局/傳銷中老人比起新人有強制優勢,老人強制從新人處獲取資金。因此雖然比特幣/股票市場和龐氏騙局/傳銷一樣,都依賴后來者資金驅動,但比特幣市場和股票市場屬于同一類別,不是龐氏騙局或傳銷。很多人其實是把“泡沫”、“傳銷”、“龐氏騙局”三個完全不同的概念混為一談。
再說得直白一點,傳銷上線逢人說的就是保證你賺錢,一個月收益有多少,你交錢了,他就能從你交的錢里抽一部分好處(比如30%~50%);比特幣玩家和你說的是比特幣投資風險很大,歷史上有三次泡沫后大崩盤,跌掉80%~95%,買了就要做好歸零的準備,你買了他沒有任何好處(嚴格地說如果他持有比特幣總量的萬分之一,那他有萬分之一的好處)。
但需要注意的是,目前互聯網上出現了大量由騙子公司控制發行的虛擬幣,號稱是比特幣的模仿改進者,但實際上是傳銷或龐氏騙局(例如珍寶幣、維卡幣、摩根幣等),或雖然不是純粹的騙局,但被莊家高度控盤(例如鯊魚幣、谷殼幣等)。
這些騙子幣與比特幣的最大區別在于:比特幣不屬于任何人或組織,是一個無人控制的,去中心化運行的貨幣。而這些騙子幣有明確的發行方,并被發行方完全控制。騙子幣雖然也叫“幣”,但和比特幣完全是兩碼事。和開放代碼的比特幣不同,大部分騙子幣都不開放代碼,或者干脆連代碼都沒有,只是網站上的一個數字,發行方想改多少就有多少。
騙子幣往往有人賣力發帖推廣,一般用上下線拉人頭的手段吸納資金。一個最簡單的判斷方法是,如果XX幣由號稱“實力雄厚”的XX公司發行,有著廣闊的前景,并保證投資/挖礦收益高,許諾能漲能賺錢,要你花錢購買,那100%是騙子幣。
四、小結
至此,通過上面的步驟,就算不能完全向親戚朋友解釋清楚關于比特幣的所有內在機制或價值,但起碼能夠使得對方大為改觀,至少不會把比特幣視為洪水猛獸了,也能夠分清其與龐氏騙局或傳銷是完完全全的兩碼事。
而接下來如果他仍有興趣繼續深入了解,那么還請期待下周的【大白問答】。
聲明:
本文內容轉載自江卓爾在知乎上的回答,由白話區塊鏈團隊小伙伴未眠整理,
未經原作者同意禁止隨意轉載
編輯 | Fiona
喜歡請給我們點贊哦,謝謝
(●—●)
點擊“閱讀原文”,查看所有歷史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