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芳芳、JackyLHH / 來源:白話區塊鏈
自從上周主流媒體報道了我國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區塊鏈成了這幾天最熱門的話題之一,多次榮登各類話題搜索榜單。
很多剛接觸區塊鏈的人,除了感慨區塊鏈的認知門檻高外,也會驚嘆區塊鏈的“造富”效應。根據今年 10 月 10 日胡潤研究院發布的《2019 LEXUS 雷克薩斯·胡潤百富榜》,眾多區塊鏈從業者上榜,雖然過去一年整個區塊鏈行業經歷了資本寒冬,加密市場遭受了漫長的熊市行情。

那么,區塊鏈行業真的是“造富”行業嗎?事情或許并不是你想得那么簡單。今天,我們就來看下這些上榜的區塊鏈從業者。
01
行業的上游“盛產”富豪
如果將區塊鏈行業也按照上中下游來分類,那么,處于行業上游的毫無疑問是礦業了,畢竟區塊鏈的安全穩定運行離不開礦工。其實,礦業也是一條非常完整的產業鏈,又可以分為上中下游,處于礦業上游的不言而喻,自然是礦機生產商。
提到礦機生產商,大部分區塊鏈行業內的人都會想到比特大陸,畢竟當前的礦機市場中,比特大陸占據了很大一塊市場份額。這在胡潤百富榜中也能得到體現:上榜的這些區塊鏈從業者中,就有 5 位來自比特大陸。其中比特大陸創始人之一詹克團以 300 億財富奪得榜首,比特大陸聯合創始人吳忌寒以 170 億位居第三。

詹克團和吳忌寒的故事始于 2013 年。那一年,畢業于北大的吳忌寒決定做芯片,于是找到了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的詹克團。吳忌寒早在 2011 年就翻譯了比特幣白皮書,后來還與科幻小說作家長鋏一同創辦了國內最早的比特幣交流社區——巴比特,無論是對區塊鏈的認知還是從業經歷,都已是資深人士。相比之下,當時的詹克團算是一個“新人”。“我花了兩個小時閱讀維基百科上有關比特幣的內容,我意識到比特幣是具備發展潛力的,所以我毫不猶豫決定加入。”詹克團回憶說。
據說當時吳忌寒和詹克團在成立比特大陸時,曾達成了協議:詹克團不領工資,吳忌寒出資研發芯片;若實現芯片兩個關鍵性技術指標,整個技術團隊可獲得公司60%的股份。詹克團用了不到半年的時間,就帶領團隊研發出了 55nm 的比特幣挖礦芯片,推出了螞蟻礦機 S1,挖礦效率遠超當時市場上的其他礦機。
2014 年加密市場遭遇寒冬,比特幣價格暴跌,眾多礦機生產商紛紛停止研發和生產、礦場停機關門。存活下來的比特大陸在 2015 年市場回暖之際聲名鵲起,市場份額不斷擴大,逐漸成長為一個礦機帝國。2018 年,胡潤排行榜首度出現了區塊鏈行業的上榜者,詹克團以 295 億位列百富榜第 95 位,區塊鏈行業第一名,吳忌寒以 165 億位列第 204 位,區塊鏈行業第二。
然而,在 2018 年的加密市場熊市環境下,被譽為比特大陸“技術大腦”的詹克團想開展 AI 業務,將芯片開發與 AI 技術相結合,而吳忌寒則更認可區塊鏈賽道。由于發展理念的不同,市場上傳言不止,吳忌寒也在很長一段時間淡出了大眾視野。但在昨天,網傳郵件顯示,吳忌寒解除了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而天眼查顯示比特大陸法定代表人和執行董事由詹克團變更為了吳忌寒。
如果你想了解更多關于吳忌寒的故事,請閱讀白話之前的推文《85后從白手起家到165億身家空降富豪榜,僅用了8年》。
另外 3 位上榜的、來自比特大陸的從業者,分別是葛越晟、胡一說、趙肇豐。葛越晟和吳忌寒在早年是同事關系,他也是在吳忌寒的影響之下接觸到了比特幣。2013 年,葛越晟畢業于杭州電子科技大學,2014 年加入比特大陸,是比特大陸執行董事兼高級投資總監。此外,“90后”葛越晟還負責了比特大陸孵化的加密資產托管服務平臺 Matrixport,該平臺最近還推出了雙幣理財產品。胡一說是比特大陸創始團隊成員、董事;趙肇豐之前也是比特大陸董事。
根據騰訊科技的報道,比特大陸已在一周之前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秘密遞交了上市申請,保薦人為德意志銀行。
除了比特大陸之外,另外兩家全球排名前三的加密貨幣礦機生廠商嘉楠耘智、億邦國際也分別有 3 人、1 人上榜。其中,張楠賡是嘉楠耘智創始人,劉向富是聯合創始人,李佳軒是首席財務官;胡東是億邦國際創始人。
嘉楠耘智于 2013 年 4 月在北京成立,2015 年引進杭州,是全球首個 7nm 芯片研發成功量產的機構。2018 年,嘉楠耘智試圖在香港上市,最終告吹。而在昨天(10 月 29 日),嘉楠耘智已正式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提交了首次公開募股說明書,將以股票代碼 CAN 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并設定了 4 億美元的籌資金額。
這些上榜者中,礦業占據了 8 位,可見在目前的區塊鏈行業生態中,站在生態頂端的還是礦機生產商。當然,礦機的研發屬于技術密集型產業,門檻高,護城河寬,不是誰都可以進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