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區塊鏈技術開發人員和機構的風險:競爭激烈、電力資源、團隊和惡意使用者

    白話區塊鏈 2019-08-07 10:44:16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在大致了解了區塊鏈的總體性風險后,接下來深入探討一下區塊鏈的開發風險

    作者:Nitish Singh 編譯:Wayne / 來源:白話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開發風險

      在大致了解了區塊鏈的總體性風險后,接下來深入探討一下區塊鏈的開發風險。

      現在大部分行業都有應用區塊鏈技術,如醫療行業、供應鏈,甚至是政府公共服務領域,很多人都想充分利用這一突破性的技術。以下是區塊鏈的開發風險:

      1.未得到充分發展的標準

      每項技術背后都有一個必要的標準化作支撐。這意味著,全世界各地的公司都能夠使用這一技術,在世界范圍內普及這一技術。到目前為止,由于發展迅猛,區塊鏈并沒有適當的標準。

      不同的組織機構都在著手開發“自己”版本的區塊鏈或者分布式賬本技術。此外,區塊鏈領域的競爭非常激烈,這使不同的組織機構為主要目標合作變得更為困難。由于沒有充分發展的標準,安全、隱私和可操作性方面都存在風險。

      2.高電力需求

      可以說,工作量證明是最受歡迎的一種共識機制,以太坊和比特幣都使用了這種共識。在談到區塊鏈應用時,以太坊是最受歡迎的。每種共識都有自己的優勢和劣勢,工作量證明是達成共識的一種有效方式,因為它對礦工們所做的工作給予了激勵,不過電費卻是居高不下的劣勢。

      在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下,每個節點通過解決一個高度復雜的數學問題而互相競爭。為了解決這個數學問題,礦工們不得不投資高性能機器,而這些機器需要大量電力才能運轉。區塊鏈開發者正逐步認識到這樣的影響,他們正緩慢地轉向對能源更加友好的共識方法,例如權益證明。

      3.數據隱私法案

      數據隱私是區塊鏈或分布式賬本技術相關的最為重大議題之一。很顯然,分布式賬本技術的設計是為了提高數據隱私,這將對目前的社會基礎設施產生很大的影響。不同國家和地區正在實施數據隱私法案,例如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法,這對于區塊鏈來說也是至關重要的。

      區塊鏈的一大突出特點是匿名性,但是由于了解你的客戶(KYC)和反洗錢(AML )等 規定的要求,區塊鏈并不能總是保護匿名性。

      4.對區塊鏈經理和開發人員的信任

      區塊鏈最突出的一個概念是無需信任。不過,由于它是一項新技術,許多參與者涌入,這使區塊鏈生態系統更為復雜,也意味著客戶或者終端用戶可能會發現很難信任這些新的區塊鏈平臺。

      重要的是具體實施,開發人員和經理將對這些區塊鏈項目負責。這也意味著,他們將會做出重大決策,其中包括使用哪種類型的加密算法,軟分叉或硬分叉的能力。這些決定可能是帶偏見的,會對區塊鏈本身的核心理念構成風險。

      5.用戶的角色

      用戶是去中心化的核心。由于沒有中心化的權威機構,用戶將不得不擔負起處理自己賬戶的責任。這意味著,他們要妥善看管私鑰,用戶需要私鑰來訪問錢包和存儲在區塊鏈上的信息。如果丟失了私鑰,用戶將無法訪問數據。此外,區塊鏈無法進行恢復或者找回選項,這帶來了用戶相關的風險。

      6.交易速度

      被廣泛用來宣稱區塊鏈優勢的一項是它用于清算交易的時間。不過,對于每一筆交易來說,時間并不總是會像宣傳的那樣快。如果我們以比特幣為例,完成一項交易的時間可能從十分鐘至數小時。

      擴展性也是一個大問題。每當出現堵塞的情況,交易速度會進一步降低。對于使用區塊鏈解決方案的用戶,他可能不知道網絡的狀態。如果交易很緊急,他因此可能會受到負面影響。解決這一問題的方案是私有網絡,但它也有自己的劣勢。

      7.惡意使用者

      所有系統或者解決方案都會有惡意使用者,區塊鏈也不例外。惡意使用者通過控制區塊鏈的一部分來影響區塊鏈網絡。這些風險是真實的,開發人員應采取措施來確保惡意人員在任何情況下都無法控制網絡資源或者共識算法。

      『聲明:本文翻譯自「101 Blockchains」,作者為Nitish Singh,譯者有刪改。文章為原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白話區塊鏈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