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牛市屢“放鴿子”,那些始終不愿離場的人到底在等什么?

    白話區塊鏈 2020-06-08 11:35:52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越來越多人、機構無奈選擇離場的同時,我們仍然看到還有許多人表示“離場是不會離場的,這輩子都不會離場的”,那么這些人到底是在等什么?

    作者:木沐 / 來源:白話區塊鏈

    如果要形容當下的加密市場狀況,只能說真的是“混亂不堪”。經過了漫長的深熊,預期已久的減半牛市又還沒有著落,許多投資人、項目、小交易平臺能撐到現在的已經算是非常不錯了。

    越來越多人、機構無奈選擇離場的同時,我們仍然看到還有許多人表示“離場是不會離場的,這輩子都不會離場的”,那么這些人到底是在等什么?

    image.png

     

     01 
    等風來

    其實整個加密領域上下游生態中的任何位置都有著一些堅持不離場的人們,除了個人投資者,還有許多從業者,即便行情低迷,也依然愿意耐心繼續等下去,等什么呢?等下一輪牛市到來,然后回本套現再離場?這種心態應該不少,如果牛依然遲遲不來的話,遲早還是會離場的。若說真正一直堅定不離場的這些人,一定是看明白了一些中途離場的人所看不到的東西。

    區塊鏈也好,加密貨幣也好,其實作為一種時代潮流所推進的東西,我想所有人,包括已經離場的都應該非常清楚,“風”是一定會來,只是不知道什么時候來罷了,無奈離場也只是撐不下去或者已經看不到短期希望了。但實際上,如果我們稍微看遠一點,就會知道,許多人真正在等的東西了……

     

     02 
    從1萬到10萬靠實力
    那么從10萬到100億靠什么?

    回望過去,每一個時代都在上演一波“新鯉魚躍龍門”。這些巨無霸都是從小公司開始的,阿里靠電商份額獨占鰲頭崛起,騰訊靠SNS社交和游戲崛起,百度靠WEB1.0崛起,微博靠web2.0崛起,抖音、頭條靠的是移動互聯網,當然了前提是它們在殘酷的競爭中活下來了。

    長期享受著發展紅利的頭部互聯網巨頭領袖當中,馬云、馬化騰、劉強東,再算上前幾日白話區塊鏈剛報道過的韓版馬化騰,KaKao創始人,他們都是幾乎沒有什么背景和顯赫家世的白手起家的企業家,他們也確實是憑實力從1萬元快速賺10萬元,但是真正要從10萬元到100億,靠的就是比別人更牢的抓住了罕見的超級“風口”。因為如果他們生到了別的年代,馬云可能依然是英語教師,馬化騰依然是個技術人員、劉強東依然在賣光盤。

    現在,互聯網即將掀起的下一個超級風口,可信互聯包括Web3.0已經是大部分人的共識。許多人無視行情等的也是它。

    但即便如此其實很多人心里還是有一個巨大的問號,因為加密市場風險問題,比如很多時候,某些地方鼓勵的區塊鏈并不包括加密項目,那么這些人不是白等了嗎?現在的互聯網巨頭綜合實力如此強悍,加密領域如何能跟它們競爭?

    image.png
     

     03 
    未來可信互聯網中的BATJ
    會來自加密項目么?

    有人說,下一代可信互聯網中引領者會不會是現在的那些互聯網巨頭呢?要我說,大概率是不會!至少有以下幾個理由:

    1、傳統巨頭有資本優勢,但大多無緣新科技潮流

    傳奇傳媒大亨默多克曾經說過:“我不了解互聯網而且永遠也不會懂。”他最后悔的事情就是沒能在互聯網領域擁有一塊“地皮”。

    在馬云、馬化騰甚至是比爾蓋茨這些科技巨頭開始創辦小企業時,周圍同樣有著大量紙媒大亨、地產大亨、銀行家等等巨無霸企業同時也會涉足這些高新科技領域與小企業展開競爭。而往往傳統巨頭最后都不能在新領域里獲得長足的發展,這一點很有意思,一方面傳統巨頭手握金飯碗,不想被高風險的新領域拖下水,并不想耗費太多人力物力,沒法像那些初創小企業一樣專注。另一方面是他們的決策者不容易打破以往的條條框框,就像默多克對待互聯網那樣。

    2、聯盟鏈無法成為下一代可信互聯中萬億市值的巨頭

    從一些巨頭努力發展中(或者說受限于)的聯盟鏈來說,其實早前在《雙11電商平臺爭相采用區塊鏈,數億買家:跟我有半毛錢關系?》一文也有過分析,聯盟鏈不能用于ToC領域,那樣會很“雞肋”。

    而當聯盟鏈(含Baas)廠商們又把目光轉向中小企業時,我認為同樣的雞肋,因為中小企業即便在一些領域中可以用上聯盟鏈,但并不是什么剛需,而且替代成本過高,對于原商業業務的效率來說,聯盟鏈并沒有什么優勢。

    因此當前大廠們聯盟鏈的主要用途,就是聯盟鏈本身免費用,然后吸引一些大型企業入駐他們的云服務。阿里、騰訊等云計算公司拿下大量區塊鏈專利、研發聯盟鏈技術,無非就是想把它們自身云計算業務中的Baas業務給推出去。

    總體的說,聯盟鏈,個人用不上,中小企業難以拿來落地盈利,開發廠商更沒指望用它來發財。所以想靠聯盟鏈成為巨頭,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3、未來可信互聯網中的BATJ來自加密項目的概率相當高

    近日,以區塊鏈”天氣預報”著稱的萬向控股公司副董事長肖風博士發表了題為《新一輪數字經濟變革帶來的時代機遇》的演講,他認為,疫情帶來的數字化變革使新一輪全球化向前推進了3-5年,而這一場全球化將給社會經濟帶來方方面面的改變,“所有的商業都必將被重做一遍,所有的商業都值得重做一次”。

    a、下一代巨頭必然有公鏈平臺的身影

    為什么是公鏈呢,因為它才是真正可讓個人和中小企業低成本使用可信互聯網、web3.0服務的基礎設施平臺。上一個時代的BATJ、微軟、FB,哪一個不是因為ToC業務份額大,才成就巨無霸之路的?是的,也就只有服務個人、中小企業才能夠達到萬億市值的體量。

    b、有Token這個催化劑,公鏈等開源平臺已經遙遙領先

    常常聽人說,BATJ這些公司的技術水平很強,要錢有錢、要人才有人才,他們隨便做個項目也能把加密項目比下去。但如果我們仔細去發現,全球很多巨頭都在使用早期開源公鏈衍生出來的各種版本軟件,比如說基于以太坊開發的分支:企業以太坊Quorum等等,不是巨頭自己不會開發,而是現成的東西太先進,不需要耗費人力物力去重復造輪子。這其實不僅僅是巨頭們的認可,而是對加密領域先行者的追隨。而這種優勢來源于有Token激勵下的全球大量頂尖技術團隊的代碼貢獻協作,才得以形成。

     

     04 
    后記

    當年曾經投資過初創的騰訊、阿里巴巴、蘋果等公司的那些機構和投資人們,大都沒有缺席加密領域,因為這就是那個能從10萬到100億的那個風口。即便在區塊鏈的超早期,V神CZ吳忌寒等人都已經開始做到了10萬到100億。當年看好他們,給他們提供支持的機構和投資人也獲得了豐厚的回報。

    現在的區塊鏈加密領域還在建設和完善基礎設施,因此它依然還屬于早期,依然還存在很多的變數,大風險,也有大機遇,二者永遠相依相存,我們需要做的就是權衡它,做出正確的選擇。

    你為什么沒有離場?你持續關注這個行業的動力是什么?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