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以太坊被低估了嗎?

    白話區塊鏈 2024-05-04 13:07:33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以太坊不行了?

    作者:木沐/白話區塊鏈

     

     

    近來部分加密Holder大呼“上當”!認為牛市進行到這一步了,按照以太坊大白馬的“劇情”,以太坊應該跑贏比特幣了才對,但此時此刻,面對穩如老狗的比特幣,以太坊始終無法像上輪行情一般強勢起來,以至于又有一部分人開始FUD,認為前有比特幣生態如火如荼,后有競爭快速公鏈Solana堵截可能以太坊要不行了!

    那么以太坊到底被低估了嗎?接下去還有望突圍嗎?今天就從下列六大角度來聊一聊……



     01 
    以太坊一直在增長 & 創新

    1)地址數持續增長

    根據OKlink統計顯示(如下圖),以太坊自2017年以來,其總地址數、日活躍地址數、鏈上非零地址數均呈現持續穩步增長的趨勢

    2)區塊鏈核心擴容技術成熟落地

    此前不少人稱以太坊那么多年沒有什么進展,實際上,以太坊擴容路線從側鏈到Rollups等各種Layer2的落地,基本上安全可靠地突破了區塊鏈技術擴容瓶頸,從各種公鏈包括比特幣生態也在紛紛模仿復用以太坊的OP-Rollup、ZK-Rollup技術方案來搭建Layer2就可以側面看出以太坊Layer2已經成功解決了公鏈擴容這一行業最核心問題。


    以太坊總鎖定價值,來源:L2beat

    根據L2Beat數據圖表顯示,目前以太坊生態有知名活躍Layer2項目50個,總鎖定價值約380億美金,超過10億美金TVL的Layer2項目有Arbitrum one、OP Mainet、Base、Blast、Mantle、Starknet 。

    目前公認網絡最強壯、安全性最高的公鏈只有比特幣和以太坊,然而盡管都有Layer2方案,比特幣不像以太坊一樣可以用智能合約直接驗證Layer2的反欺詐證明數據和零知識證明數據,此現行Layer2方案更適合以太坊,也更容易在安全的前提下落地。

    一眾比特幣Layer2,大多只能采用依賴鏈下中心化或者第三方鏈共識機制(類POS預言機、POS多簽、POW-UTXO同構綁定等)處理轉換,還要給Layer2強行加上EVM,這樣的Layer2是很難達到以太坊Layer2那樣幾乎完全繼承Layer1鏈安全性的效果的。實際效果可能并不如將BTC橋接到以太坊鏈上釋放比特幣經濟來得牢靠。

    總的來說,以太坊生態帶來的技術貢獻,在加密行業里絕對是第一位的。

     


     02 
    以太坊那些始終未被超越的優勢

    1)生態多樣性、可持續性

    以太坊生態發展至今,幾乎每個賽道都沉淀下一些老牌項目,頭號DEX Uniswap、龍頭Lending AAVE、最廣泛的去中心化穩定幣和RWA平臺 Maker、Staking 龍頭Lido、合成資產龍頭 Synthetix、創新Restaking EigenLayer、NFT龍頭平臺BLUR 等等,這些有久經考驗的安全穩定協議,也有百億TVL的創新應用,不僅僅是以太坊生態的基礎設施,更是整個加密大生態的中流砥柱,有了這些經過長期驗證的項目為基礎,才能夠“生長”出多樣性和可持續的生態應用。


    2)最完善的基礎設施與體驗

    得益于以太坊生態不斷增長的用戶,即便以太坊不是最早部署的公鏈,其錢包開發商數量以及對應的錢包應用數量可能是最多的。錢包作為Web3流量入口和基礎設施,以太坊社區和開發者們在這方面做了很多建設。另外,在所有DEX和CEX中,支持ETH、ERC-20的數量甚至超過對比特幣的支持。


    來源:ethereum.org

    目前以太坊錢包品類齊全,插件、APP等多系統平臺客戶端做到了全覆蓋,同時域名服務、硬件錢包、離線簽名、多重簽名、社交恢復等功能,還有一些錢包支持燃料費定制、遠程過程調用導入等功能,同時覆蓋了全球近60個語種的支持,全球范圍內使用這些語言的用戶均可找到支持的以太坊錢包。

    此外,以太坊社區提出的“賬戶抽象”也正在陸續推出,以太坊錢包很快便可以做到體驗更優、更方便、更安全、門檻更低。

    很多公鏈之所以采用EVM,除了EVM本身優點之外,就是EVM鏈可以白嫖以太坊這些錢包等基礎設施,不改變用戶習慣和體驗的前提下更容易與以太坊之間構建互操作性,以太坊生態也非常容易復制過來,不僅可以用現成的技術資源和方案還能引入更多開發者,對自身生態建設也是事半功倍。此前也有一些提出“互操作2.0”的項目的生態就嘗試白嫖以太坊錢包來管理自己錢包的方案作為一種互操作性的升級。

    與此同時,發行在以太坊上的主流ERC-20資產在安全性和可持續的同時能獲得更多支持,得益于完善的基礎設施,更容易上架CEX、DEX。

    3)超過8支技術團隊多客戶端并行開發

    多客戶端并行開發,這種技術陣容很難在其它基礎設施項目中看到。此前白話文章《全球最強10大Web3技術團隊》中,我們提到:

    實際上很長時間以來,以太坊社區維護著多個能夠互操作開源執行客戶端,由多支相互獨立不同團隊使用不同的編程語言進行開發,以太坊核心團隊的大量開發工作可以說大都由這多個團隊參與。

    目前致力于以太坊2.0客戶端開發的就有8個團隊,他們分別是ChainSafe Systems、PegaSys、Harmony、Parity Technologies、 Prysmatic Labs、Sigma Prime、Status、Trinity。

    正是有了這多樣化的客戶端和多支不同方向的技術隊伍,使得網絡更強大和多樣化、去中心化。

     


     03 
    EVM已經成為一種標準

    EVM(以太坊虛擬機)正在成為通用的區塊鏈技術標準之一,越來越多新區塊鏈項目包括各國央行的CBDC頂級項目也在主動兼容EVM。前段時間,Paradigm 政策團隊收集了由 G20 央行牽頭的 63 個區塊鏈相關實驗的數據,發現不同用例(如 CBDC、Token化、DeFi 等)的大量項目(占樣本的 47%)與以太坊 EVM 兼容。此外,越來越多的項目正在公共區塊鏈上啟動,這證明公共、無需許可的基礎設施與受監管機構的需求并非不相容。


    目前市場上兼容EVM和不兼容EVM的占比情況,來源:https://policy.paradigm.xyz

    盡管EVM成為一種標準,有些人認為這只是一種解決方案,或許對以太坊自身沒有什么幫助。看似沒有直接關聯,但實際上通過開源開放技術解決方案標準可以獲得莫大的好處。

    正如前文所述,通過兼容以太坊EVM可以獲得很多好處和能力,當然也降低了“同構”EVM鏈之間的跨鏈難度,這使得大量兼容EVM區塊鏈能夠緊密地關聯在一起共享技術創新和基礎設施、用戶采用教育、流動的資金等等。以太坊作為共識最強的EVM鏈自然成為一個萬鏈互聯的中心。


    以太坊成為跨鏈資金流動中心,獲得最多的資金跨入。來源:Cryptoflows

    舉個非常近似的例子:Google的Chome瀏覽器開源項目Chromium就像EVM之于以太坊一樣,Google幾乎無條件開源了自家瀏覽器產品Chrome的內核Chromium并和全球開發者一道持續維護更新,因為它的開源開放性,獲得了很多互聯網廠商的青睞,使得基于Chromium內核瀏覽器遍布全球,迅速占領了市場份額,此前“封閉”為代表的瀏覽器霸主微軟IE節節敗退。直到2018年,微軟宣布自家新瀏覽器Edge將采用Chromium內核全新推出時,所有人都知道,這意味著Web 的未來已經掌握在 Google 手中。

    從目前情況上看,Edge 與 Chrome 之間,既是同源關系,也存在著些許競爭關系;只不過,在 Windows 平臺上,Chrome 不會再面臨來自微軟的敵意了,微軟瀏覽器 Edge 和 Chrome 瀏覽器在技術標準和生態平臺層面的競爭已經消失,全部歸入Chrome生態當中。隨著競爭的消失,Google 在整個 Web 生態中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同樣的,EVM成為公鏈標準,以太坊的影響力將主導整個Web3市場。

    俗話說“吃人嘴軟,拿人手短”。當以太坊“殺手”們紛紛兼容EVM那一刻起,“殺手”們本身就已經成為以太坊生態的一份子了。




     04 
    超聲波貨幣:ETH

    以太坊由于近年推動的 EIP-1559 以及 從POW向POS的轉向成為有潛力在長期內變得通貨緊縮的加密資產,這令人們將它稱為“超聲波貨幣”。這個概念是由以太坊基金會的研究人員Justin Drake提出的,并在Bankless的支持下得到了廣泛傳播。

    簡單的說,通過前面的升級和合并工作,目前以太坊是唯一一條不需要通過大量增發(甚至可以通縮)也能為節點提供穩定可持續激勵安全性支持,同時還能反哺全體Holder的一條公鏈。在此之前普遍認為單純的通縮有利于價值凝聚但對生態發展不利,而通脹有利于生態發展但價值會被稀釋,目前以太坊很好的做到了這兩方面的平衡。


    以太坊供給情況,來源:ultrasound.money

     

     05 
    Layer2 削弱了以太坊的價值捕獲?可能并不正確

    不少人認為,Layer2落地實現了高速低費,很多交易轉移到Layer2上來了以后以太坊自身的價值捕獲就被削弱了,大大影響了系統的Gas“收益”。還有人舉例坎昆升級后Layer2壯大形成“諸侯分治”的局面。

    乍一看,這些人分析得挺有道理的,但未必是對的。表面上看Layer2分流了以太坊的GAS價值捕獲,但實際上ETH價值來源中GAS僅占很小的一部分,最簡單的例子,過去很長一段時間,比特幣手續費遠低于以太坊手續費,但比特幣市值卻遠高于以太坊,因為比特幣不僅用于比特幣支付系統的手續費,它更是一種具有價值存儲、抗通脹功能的數字黃金。

    而以太坊作為加密資產另一個硬通貨有著與比特幣不一樣的功能,號稱“數字石油”的ETH價值更多體現在流動采用上,當一種貨幣流動起來時便能創造越來越多的價值,未來越來越多Layer2的部署下,更能鞏固以太坊的地位。另外,當安全性、穩定性一流的以太坊的質押利率成為基準利率,stETH等一眾LST因為抵押ETH搖身一變成為加密資產中的“國債”。

    其實,所謂的“諸侯分治”也一直是一種絕佳的鞏固手段,開放并包是以太坊一貫的價值理念,Layer2的擴容解決方案,只會讓以太坊生態更快壯大、聯系更緊密。

     


     06 
    以太坊到底是不是證券

    以太坊到底是不是證券?這是由美國SEC挑起的近期爭論焦點。簡單的可以理解為美國SEC想要爭取以太坊的管轄權。如果被定義為證券,可能會帶來大量加密Token發行合法性未知的混亂,當然為何在這一時間節點提出,是因為以太坊現貨ETF潛在的發行商提交上來的申請咄咄逼人,不得不令美國SEC加緊落實這件事,啟動了一系列針對以太坊的調查。

    目前較多的分析認為以太坊現貨ETF在5月不會被批準,有可能繼續推遲。

    另外美SEC將以太坊認定為證券的理由不夠充分,如果是處于金融安全或者保護投資者的理由,那么此前早就批準的以太坊期貨ETF就讓這些理由不攻自破了。

    當然了,美國各部門/機構之間也存在分歧,比如近日消息,美金融服務委員會主席Patrick McHenry抨擊SEC對以太坊的調查,稱主席故意誤導國會。Patrick McHenry指出,這一事件凸顯了國會通過兩黨《21 世紀 FIT 法案》的緊迫性,以便為數字資產市場提供明確的監管框架和強有力的消費者保護。委員會共和黨人將繼續要求Gary Gensler領導的美國SEC對其監管過度負責,這種監管過度扼殺了創新,使美國消費者得不到保護,并危及我們的國家安全。

     


     07 
    小結

    盡管以太坊展現出許多無可替代的優勢,但市場很多時候并沒有想象中的理性,或許是人們的“喜新厭舊”、或許是FUD情緒蔓延,但很多東西新鮮勁過去了就會露出更多不足,價值總會回歸,耐心等待即可。

    長期看,其實不需要過于擔憂美國SEC會怎么“搞破壞”,就連XRP都沒能被SEC成功定義為證券,而以太坊如今的地位和影響力也不是那么輕易能被某個部門所能左右的,它所代表的Web3和加密創新就是未來的事實早已無可爭辯。

     

    本文鏈接:http://www.zhucexiangganggs.com/kp/du/05/5169.html

    來源:https://mp.weixin.qq.com/s/FJvfLQQ3FJhFrpoWsf0YVQ

    白話區塊鏈

    區塊鏈世界入口,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