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ZIXUN / 來源:白話區塊鏈
作者 | 一棵楊樹
出品|白話區塊鏈(ID:hellobtc)
伴隨著BSC和HECO公鏈生態的發展,BNB和HT的估值也得到重構,打開了純平臺Token的天花板,讓市場意識到了“平臺Token+生態Token”的潛力空間。
而目前在眾多平臺中,CET是為數不多日均凈回購銷毀數量大于零,也即邁入通縮階段的平臺Token,接下來伴隨著CoinExSmartChain(CoinEx智能鏈)的計劃推出,可能產生對CET更深遠維度的影響,打開CET的全新價值維度,尤其值得關注。
01
平臺Token維度的權益愈發凸顯
作為平臺Token,CET在CoinEx業務生態內的價值主要體現在用戶增值服務權益體系和回購銷毀體系上。
1、一系列的用戶增值服務權益體系
建立在應用價值上的平臺Token才能擁有實質性的價值,所以應用場景建設是完善價值維度的關鍵,目前CET就可以在多種場景下流通并使用,包括并不限于:
-
優惠抵扣平臺手續費。平臺用戶在可直接使用CET抵扣手續費,并享受專屬費率優惠;
-
享受VIP服務。持有一定數量CET可成為平臺VIP客戶,VIP客戶可獲得例如費率折扣、提現加速、專享客服等特權;
-
專項活動權益。CET持有用戶可享有平臺市場推廣活動的專項權益、參與空投、優質項目加速機會等權益;
-
更多流通場景。除了在CoinEx生態內部進行流通以外,CoinEx還將會推動CET在更多外部場景下進行使用和流通,例如支付等;
也即CoinEx全生態應用場景都在為CET賦能,這和BNB等業內頭部平臺邏輯基本一致,持有平臺Token即可最大限度享受在平臺內相對其他用戶的優惠折扣及便利。
官方稱未來隨著業務線的拓展,CET還將擁有更多的應用場景,進一步提升CET的核心價值。
2、大力度且透明的回購銷毀體系
其實CET在平臺Token屬性層面,除了系列的用戶增值服務權益體系,最讓人眼前一亮的還是其回購銷毀體系:
-
CET自推出以來,已通過空投、手續費返還、運營推廣、團隊解鎖等多種形式發放流通,計劃將平臺手續費收入的50%用于回購并銷毀CET,直至CET總量減至30億;
-
當CET總量減至30億后,CoinEx 繼續將平臺手續費收入的20%用于回購并銷毀CET,直至CET全部銷毀;
2021年2月20日,CoinEx開啟了今年第一次CET銷毀,一次性銷毀余下未解鎖的共10.8億的CET,這次史詩級銷毀后,CET總流通正式進入全流通時代——截至4月24日CET總流通量42.3億CET,流通市值2.41億美元。

且從2020年4月11日起,CoinEx為進一步提高CET回購銷毀機制的透明度,率先開始了每日回購+季度銷毀的嘗試——CoinEx(當下)將每日拿出當天手續費收入的50%在二級市場回購CET,并進行季度銷毀。
此外值得注意的是,目前CoinEx Chain每日挖礦產出已經完全停止,這樣就等于每日凈回購200萬左右的數量,也即CET目前已經進入實際通縮階段,流通總量每日都在減少。
簡言之,CET是CoinEx的平臺Token,在平臺內的多個應用場景下均有賦能,同時結合透明度頗高、誠意十足的回購銷毀機制,最大限度地賦予了平臺Token持有者生態價值捕獲能力,讓平臺Token持有人能夠直接分享平臺發展紅利與機遇。
02
CSC生態的想象空間

與此同時,接下來CET在平臺Token的角色之外,生態幣屬性也開始逐步浮現:據官方公告,CET可以作為未來CoinExSmartChain(CoinEx智能鏈)的Gas等生態應用場景,捕獲CSC生態層面的價值。
根據官方公布的信息,作為CoinEx公鏈團隊為去中心化金融打造的去中心化、高效率的公鏈,具有以下特點:
-
完美兼容以太坊生態。CSC基于以太坊虛擬機(EVM)構建,開發者可以使用成熟的開發工具,輕松的移植Dapp到CSC上,用戶也可輕松接入CSC網絡;
-
極高效率和低手續費。CSC使用POS共識協議,實現秒級出塊時間,支持極高的TPS,同時保持低廉的手續費;
-
出塊節點無需許可。CSC最多支持101個出塊節點,根據CET質押數量排序確定,無需中心化機構審核,網絡更加去中心化;
可見與BSC、HECO相同,CSC同樣采用了兼容以太坊的EVM,這無疑是享受“后發優勢”的聰明安排:
一方面,對于既有以太坊、BSC開發者而言,不用重新熟悉陌生的開發環境,省下了CSC開發者建設層面的再教育門檻,能在較短時間內幫助開發者迅速打開局面,也有利于ETH、BSC、HECO上各賽道的優質明星項目一鍵遷移,實現項目方生態雙贏。
另一方面,對用戶來講,也較為友好,省下了學習成本。譬如在CSC主網正式上線后原先的ETH、BSC、HECO等“老礦工”就可以直接上手參與,進行早期“淘金”。
共識機制層面,CSC使用POS共識協議,實現秒級出塊時間,支持極高的TPS,同時保持低廉的手續費,這一點和BSC、HECO擁有同樣的優勢,也是目前相對以太坊的關鍵吸引力之一。

而出塊節點方面倒和BSC、HECO有些差別——不同于BSC、HECO的21個節點設置,CSC最多支持101個出塊節點,這一處設計相對優勢也挺明顯:
首先,最多可達101個出塊節點的機制設計無疑會使得CSC的去中心化程度進一步提高,增強CSC生態的魯棒性,同時也有利于引入足夠多的圈內利益相關方,綁定在一起共同建設CSC生態;
其次,由于出塊節點身份的確認完全是由CET質押數量決定的,無需中心化機構審核,所以101個出塊節點無疑從供需層面強化了CET在二級市場的需求;
BSC生態的崛起及由此帶動BNB價格的重新定位,讓市場意識到了平臺Token除了在平臺權益層面的價值,在平臺的公鏈生態維度也扮演關鍵角色,甚至在某種程度上打開了平臺Token整體的估值天花板。
而目前的平臺公鏈生態中,除了BSC 和 Heco 已經成為了不可小覷的網絡生態,CoinEx智能鏈(CSC)應該是目前一線平臺之外,為數不多明確計劃推出自有公鏈生態的項目,接下來對CET價值的重新發現會起到怎樣的推動作用,格外值得關注。
03
CET迎來“關鍵時期”
有人覺得Coinbase的上市是對平臺Token賽道設立了一個錨點,打開了估值天花板與想象空間,不過可能以BNB、HT乃至接下來的CET,并不能做直接類比。
且不談股市與之完全不同的估值體系,僅從賽道而言,CET等也已經不只是簡單的平臺Token,更兼具生態幣屬性,且后者的角色明顯日漸吃重。
數據層面似乎也是有力的證明,BNB和HT都在對應的BSC生態及HECO生態上線后逐步迎來全新的價值重估周期,漲幅明顯:BNB、HT均在對應的BSC、HECO生態上線后開始逐步爆發,一路水漲船高創下新的歷史記錄。

由此CSC生態在某種程度上會推動CET在Gas費用、參與公鏈的管理及收益分紅等維度的價值需求,有望助力CET在平臺Token屬性之外獲取生態Token最大的價值表現。
包括CSC主網上線前后,有意參與CSC生態(最多)101個出塊節點競選的參與者,必須持有足夠的CET做準備, 至少在二級市場層面會對CET的供需產生積極支撐。
同時以BSC、HECO生態發展歷程為借鑒,由于都是兼容以太坊EVM虛擬機,以太坊DeFi生態各賽道的項目都較易完成一系列的遷移、模仿,所以早期DEX、借代等賽道會潛藏著相當多數量的“早期紅利”,CET有希望同樣成為CSC生態的“金鏟子”,從而成為CSC生態中早期優質項目的關鍵參與手段。
當然這取決于CSC生態后續的實際發展狀況,目前CoinEx Chain基金會也宣布推出CSC生態扶持計劃,邀請開發者在CSC上構建去中心化應用,將為優秀項目提供資金、技術、市場等資源的支持,接下來就看CSC生態上線后的表現了。
而根據官方公告,CoinEx公鏈團隊持續的在進行智能合約及共識協議的相關研究和開發工作,預計將于2021年5月份推出測試網,并于2021年6月份正式上線CSC主網。
所以現在正屬于CET的“關鍵時期”——接下來CET在原有平臺Token權益體系之外,正逐步建立更進一步的新價值捕獲體系,尤其是后期伴隨著不斷回購的持續通縮預期及CSC生態的上線,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