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比特小鹿CMO史睿 / 來源:白話區塊鏈
由于比特幣的高波動性、高盈利性和背后代表的區塊鏈技術,因此不少人認為用閑置資金配置一枚比特幣是個不錯的選擇。而當人們了解比特幣之后會覺得曾錯失投資良機,但是就目前來說并不算晚。
01
如何獲得一枚比特幣?
首先,我們站在投資者的角度,有多種方法擁有一枚比特幣,方法如下:
第一種,直接交易,數量及次數由個人決定。
第二種,挖礦,通過挖礦慢慢獲得比特幣,靠時間和電費換取比特幣。
兩種方法中,第一種方法又分為“囤”和“炒”,第二種則分為直接購買礦機和云挖礦等等,這些方式對應的風險、收益以及需要的技術都不同。那么對于大多數投資者該如何選擇呢?
02
選擇“提心吊膽”還是“躺著賺錢”?
不管是炒幣還是挖礦,其實本質上都是一種風險投資。而炒幣“提心吊膽”與挖礦“躺著賺錢”也是將收益、時間成本、投入精力等因素綜合權衡的相對結論。以下我們將幾種比特幣獲取收益的方式進行簡單比較。
我們來拿投資一枚比特幣做一個最簡單粗暴常見方式的舉例:
1.“囤幣”的收益
囤幣是靠固定的時間投資一定數量的比特幣。
一次性投資囤幣:如果在2019年1月1日一次投資一枚比特幣3693美元,到了2019年12月31日,一枚比特幣為7160美元,盈利率94%。
均攤成多次定投:如果將3693美元拆成12份,每個月初花308美元進行定投,則最終在年底會買到0.627個比特幣,價值4488.4美元,盈利率為22%。
由于時間段的設置,定投收益率低于一次性投資,如果將時間拉長,定投的盈利率會更好。但如果2019年的幣價保持3694美元,那么盈利率為0。
2.“炒幣”收益(高風險)
這里的炒幣收益我們按通常意義的現貨操作來進行假設:
大神操作:低買高賣,3693美元買入,13880美元最高點賣出,盈利率為262%,
韭菜操作:高買低賣,最高點13880美元買入,年末7160美元賣出,盈利率為-46.5%,
炒幣盈利的彈性區間很大,如果加上杠桿操作,收益或者虧損會同時放大很多倍。但是至于有多少人是韭菜,有多少人是大神,大家心里是很清楚的。
期貨杠桿風險高是我們一直不建議普通散戶去碰的,在這里不做贅述。
3.挖礦收益
購買礦機:挖礦收益則需要考慮的是年初將3693美元的資金,分別用來購買礦機和電費兩部分,一臺螞蟻T17 42T一年的電費為1012美元,礦機購買費用為928美元,而3693美元大約可以支撐購買1.9臺礦機以及一年的電費。根據BTC.com的數據我們可以知道,考慮到算力上升及難度增加的因素,礦機最終能挖到至少0.9個比特幣,價值6444美元,算上礦機減去折舊的價錢為1250美元,總計為7694美元,盈利率為108%,且礦機還會繼續工作。
購買云挖礦:但是考慮到挖礦的門檻對于普通用戶較高,可以以云挖礦的形式入場。拿比特小鹿的數據舉例(由于S17和 T17的礦機于2019年4月上線,至今360天未結束),這里用螞蟻礦機T15套餐的真實數據來參考,用戶購買時間為2019年3月9日至2020年3月4日,算力費金額45320美元,期間總電費137042美元,累計挖礦收益為296414美元,凈利潤114052美元,盈利率為62.5%(如果選擇T17收益率會更高,達到90%左右)。在云挖礦期間,用戶完全不用考慮礦機維護和電力的問題,并且挖到的比特幣是實時打入用戶賬戶。對于大多數普通用戶,靠譜服務商的云挖礦套餐都是方便、高效的挖礦選擇。
綜上可以簡單明了的看出最常見的方式中,挖礦、囤幣、炒幣之間的根本區別,通過風險和收益將三者徹底區分開來。
炒幣者為了追求高回報,往往需要付出大量的時間成本和學習成本,對于買賣比特幣,往往很難做到低買高賣,更多的則是成為“韭菜”進行追漲殺跌,畢竟在交易中賺錢的人群是極少數,雖然收益高,但是風險也極高,更不用談杠桿期貨玩家,爆倉者更是數不勝數,炒幣的過程用“提心吊膽”形容一點不為過。
那么為什么說“躺著賺錢”的挖礦一直深受各位老韭菜或者礦工的喜愛,就是因為挖礦的投資行為相對于其它方式風險更低、收益穩定的方式。通過對比炒幣和囤幣,我們可以發現,如果比特幣價格不漲,那么挖礦可以盈利,如果比特幣價格上漲,挖礦將帶來更高的收益率。不管是購買礦機或是購買云挖礦套餐,在減少時間投入的同時避免了炒幣造成的心理波動,定期有效的賺取挖礦帶來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