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木沐 / 來源:白話區塊鏈
加密寒冬期又過去了一年,很多人、項目、機構帶著各自的“夢想”不斷勒緊褲腰帶,想要撐過去,可實際情況卻是,“腰都快勒斷了”也不見情況明顯的持續好轉。到底還有沒有下輪大牛市,有多少人能一直撐下去?
01
真正的“寒冬”是怎樣的?
用寒冬來類比某個行業陷入絕境是再恰當不過的。或許對于“真正”的寒冬,不同的人有不一樣的感受,就像季節周期一樣,每年初冬不少地區甚至還會稍微暖一陣子,讓很多人產生“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暖”的錯覺,結果真正進入寒冬狀態突然降溫的時候,又變成“還是很冷,去年都沒這么冷”。如果沒有精確記錄,人們在每個周期的感受往往都是如此。
加密行業里的寒冬也是如此,起起伏伏的波動讓不少人感覺時而“有希望”時而“很絕望”,正如一些人所說的“熊市里的反彈是最套人的”。
那么結合歷史上的加密嚴寒周期,熊市里都能看到什么現象呢?
1、7-8成在牛市活躍的人都會選擇逐漸割肉離場
2、1成反應遲緩而懵懂的人在觀望
3、1成經歷過歷史周期的人在苦苦支撐
大批項目被凍死,對于加密應用或者底層公鏈來說,在熊市里即便做再多事情、發布再多利好消息也是事倍功半的,甚至市場對大部分利好的反應不如正常時期的十之一二,因為真的很難,所以很多項目也不會白費力氣去做事了,只能半死不活的撐著等回暖。
大部分項目基本上也沒有什么增量用戶,只有存量用戶,靠“吃老本”度日,然后漸漸的一些早期資金管理不善的項目開始出現各種問題:大批量裁員、提前解鎖砸盤、“還給社區”等等,結果最后發現,真的撐不了多久,甚至不能撐到那一刻。
↑此時此刻某圈的真實寫照
而很多苦苦支撐中的投資人開始泥足深陷,上各種桿杠、借貸,真的到了大行情的前夜發現虧空太大,即便手頭的資產翻幾倍也還不能回本……
02
大多數人的預期都很難如愿?
如果說目前圈內最大的預期,那肯定是2020年的比特幣減半行情了,只不過越靠近這個時間點,許多人的內心就越發的矛盾,就如前面文章所說《減半未必是比特幣牛市主因》,往往越往前,就越困難,也就越多人離場。
在大部分的市場里,大資本總會占據許多碾壓性的優勢,反復“收割”滾雪球以壯大自身的財富,因此很多人也說這都是“富人的游戲”。那么用逆向思維來看,當減半行情是大多數人的預期時,會讓大多數人如愿嗎?顯然概率不高,更何況這個市場始終沒有擺脫“被操縱”的嫌疑。
那么“大資本”從自身利益出發并最大化獲利概率的話,它們會怎么做呢?至少有這幾點是板上釘釘的:
第一,在大多數人都未離場的情況下肯定不會有大資金進場給散戶接盤,除非…見第二條。
第二,見風使舵,沒有所謂的“信仰”,只追求“確定性”,如果不是特別強烈的獲利信號,絕不會輕舉妄動。
第三,如果還有很多人未離場,那么就利用影響力釋放迷惑性信號,沒有共識就制造共識,加速市場格局完成。
所以為什么說,往往“不血洗見底”就不會有大行情,原因就是大多數人的預期很難如愿。
03
減半行情不一定能指望
那我們應該期待什么?
牛市中的激進和熊市中的悲觀情緒,都會嚴重影響人的獨立思考和理性判斷,許多言之鑿鑿說自己是“價值投資”,最后卻敗下陣來的人們才不得不承認自己就是在“投機”。包括減半預期的豪賭在內,都是一種“投機”。
當然了,若100多天后的比特幣減半行情真的不能如期而至,必然面臨雪上加霜的行情,那么你猜這種時候“資本”們會不會動手呢?未必。
其實縱觀當下較為保持理性的各路看法,既然減半未必有大行情,那么我們需要期待的是加密領域真正的價值“井噴”,也就是長期價值的顯現。
盡管有人說區塊鏈改變世界可能還需要很長時間,需要5年、10年甚至更久,但科技日新月異,這事真的誰也說不準,蛋糕很大,機會也一定還有很多,至少我們可以關注那些更容易落地、更容易率先產生價值的細分領域里的機會。這種洞察力才是早期入場者們的先發優勢。
可以期待的東西,早前白話文章已經提及過不少,簡單匯總的話,目前能看到的至少有:
1.有爆發潛力但用戶仍稀少的DeFi
2.比金融、內容敏感性弱更受支持且潛在玩家眾多的游戲產業
3.產業區塊鏈落地
4.區塊鏈概念普及紅利
5.5G、IOT、AI與區塊鏈深度結合中的剛需場景尚未有真正的龍頭等等
04
后記
有人說最近又開始有期待減半行情的苗頭了,其實說白了,就是行情未必會來,但不得不說的是,如果具備了加密領域有了一些新進展等條件,在這種敏感時間點確實非常容易被減半一把火給刺激點燃,因此也有人認為概率不小。
最后不論后市如何,望大家多關注長期價值而非短期投機。
歷經互聯網泡沫、阿里差點就沒緩過來,馬云曾頗有感慨的說過: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后天很美好,但絕大部分人會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后天的太陽。
關于減半行情,你持有怎樣的態度?歡迎在留言區分享你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