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PP內打開
    風險提示:防范以虛擬貨幣/區塊鏈名義進行的非法集資風險。 ——銀保監會等五部門

    最大共識面臨崩塌?比特幣要增發?

    白話區塊鏈 2019-02-13 17:44:04
    微信分享

    掃碼分享

    Matt Luongo并非Bitcoin Core成員,他是以太坊上某愛西歐項目發起人。因此不少人質疑江卓爾的Bitcoin Core要增發比特幣的說法。

    作者:老白 / 來源:白話區塊鏈

    兩天前,江卓爾的一條微博,一石激起千層浪。原文是這樣的:

    比特幣Core下一目標是增發比特幣,修改其上限2100萬,停止減半。

    沒錯,不要覺得很荒謬,這是不擴容后,一步錯、步步錯的結果,繼續減半下去,在1M區塊容量限制下,礦工收入銳減,很快就不足以保護系統。

    也不要覺不可能成功,2013年Core反對區塊擴容時,我們也覺得很荒謬、不可能成功。上有中本聰的擴容計劃,下有Gavin、礦工等理性力量,有哪個人會贊同不擴容呢?

    圈內所用人心中最為神圣的,牢不可破的,基于去中心化,永不增發的比特幣,要增發了?這可如何得了!這事從何說起呢?

    據悉,事情是這樣的,在前不久中本聰圓桌會議上,Matt Luongo提議考慮增加比特幣發行總量,停止每四年的挖礦區塊獎勵減半,以確保給礦工足夠的經濟激勵從而保證比特幣鏈的安全。

    Matt Luongo并非Bitcoin Core成員,他是以太坊上某愛西歐項目發起人。因此不少人質疑江卓爾的Bitcoin Core要增發比特幣的說法。

    對此江卓爾在其微博上表示:

    Core要停止減半這計劃,我之前就知道了,當時只是感慨,Core還真敢挑戰這種史詩級任務。不過Core還是在堅定地一步步執行下去,例如在Grin上實驗永不減半,和最近中本聰圓桌會議上拋出的討論(終于開始動手了),還很聰明地找了個外面的開發者來引爆。

    今天來借題發揮一下,討論為何會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提出比特幣增發的議題,以及如果比特幣真的增發了,將帶來怎樣的影響。

    被業內人士冠以“數字黃金”稱號的比特幣,爆出停止減半,增加比特幣發行總量消息,就好比向世人宣布,人類掌握了“點石成金”的技術。從此,地球上的黃金儲量從有限變成了無限,限制其供應的,無非是“點石成金”的速度而已。

    稍有經濟常識的人都知道,“稀缺”是經濟學里非常重要的概念,社會與科技無論怎樣發展,稀缺依舊是商品價值的核心來源無法動搖。比特幣,固然有著去中心化,抗審查,區塊鏈技術鼻祖和第一款應用等光環加身,2100萬的供給上限,肯定是其價格的主要支撐。

    如果真如江卓爾所言,Bitcoin Core 想增發比特幣供應量,他們作為“世界上最懂比特幣的一群人”之一,他們怎么會提出如此“冒天下之大不韙”的想法來呢?

    萬事皆有因,這背后,自有他的邏輯,我們一點點拆解來看。

     

     01 
    緣起

    白話區塊鏈在兩個月前的《細思極恐,10年后比特幣安好,礦工安好》一文,便質疑過按當前BTC的發展路徑,礦工未來的處境。只是沒想到,短短兩個月后的中本聰圓桌會議上,便真的有人提出增發比特幣這個“聳人聽聞”的Idea。

    《細思極恐,10年后比特幣安好,礦工安好》一文的基本思路是這樣的,根據中本聰原話:“我敢肯定,在20年內,比特幣的交易量(鏈上交易數量)要么很大,要么沒有。”

    image.png

    根據比特幣的現狀及其發展方向,我們一步步推演:

    1.比特幣擴容目前仍舊是失敗的;
    2.閃電網絡的成功(目前看是大概率事件)會導致鏈上交易數量銳減;
    3.按照目前每4年減半原則,到2040年,每個區塊的系統獎勵已衰減為大約0.1BTC,單靠鏈上轉賬手續費,很難維持礦業規模,礦工的生存面臨巨大挑戰,這事關比特幣的生死存亡。

    對此,在《細思極恐,10年后比特幣安好,礦工安好》一文,也給出了不少可能的解決方案,包括應用場景上,比特幣作為金融工具,戰略資產;技術上使用側鏈,擴容等方案。想象力不可謂不奔放,但還是不敢往“停止減半,增加總量“的方向去想。

    Matt Luongo產生如此想法的背后邏輯,江卓爾在其另一條微博上已經講得很清楚了:

    1、停止減半這事,在邏輯上有其內在合理性,都是為了Core的最高理想——抗審核性 服務。Core要抗審核,所以要小區塊(能在樹莓派上跑),所以反對擴容(擴容后,需要高性能節點)。

    既然小區塊,那每個區塊的總交易筆數就有上限,而每筆交易收入也有上限,例如幾百塊(再高用戶就會選擇離鏈交易、第二層網絡等替代方案),所以礦工(去掉初始幣獎勵后)手續費上的收入其實很小。

    2、礦工收入小,也就意味著礦業總規模小,發起51%攻擊成本小。以后【比特幣市值】/【礦業總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有人選擇先做空,然后花點小錢51%攻擊的辦法來獲利。甚至礦業資本都可能有這種內在動機:攻擊一次,能獲得礦機變廢鐵10倍甚至100倍的收益,為什么不干?

    而Core又堅定選擇PoW,那就只剩下增加礦工收入這條路了——也就是不減半。

    3、抗審核性至上,還是用戶數至上,這是個路線問題。而一旦選擇了抗審核性至上,選擇了不擴容,那停止減半(或改PoW為PoS)也就成為了必然選擇。要不,你給個礦業規模過小的解決方案?

    4、不減半是一個需要長期博弈的議題(不是2020年這次減半)。Core的意志一直都很堅定,2013年時,誰能想到Core最后真的能不擴容成功?但Core在長達幾年的爭論里,就是一點一點、毫不讓步地把局面扳了回來。并且,這次礦工還從敵人變盟友了。

    5、我支持Core在BTC上做任何事情,這是Core的理想和自由。反對增發嗎?別鬧了,這是你自己選的,反對擴容,就是支持增發。

     

     02 
    閃電網絡

    閃電網絡在過去的12個月,可以用“飛速發展”來形容。

    image.png

    這次在中本聰圓桌會議上提出增加比特幣總量的想法,正是源于閃電網絡的飛速發展。Matt Luongo在談到關于閃電網絡普及問題時提出這個想法的。正如上文所說,閃電網絡越成功,鏈上的交易數量便越少,礦工保護這一網絡的經濟激勵也就越低。

    關于這個問題,曾和朋友探討過,當時不曾想過修改上限這個方向,只是單純在聊,按照比特幣現狀及可預見的發展方向,10年后,要滿足哪些情況,才能支持現有的挖礦規模。討論一些結論如下

    1、BTC價格保持持續上漲,10年之后達到較高的價格(比如10萬美金一顆),手續費自然也會水漲船高;

    2、BTC成為國際硬通貨,鏈上的數量不會銳減,大額轉賬依舊走鏈上,因為鏈上交易更安全;

    3、即便不擴容,在國際硬通貨的前提下,每天的大額交易數量依舊能夠填滿區塊,只要鏈上手續費不減,礦工的收益就有保障。

    4、小額走閃電,大額走鏈上,礦工同時開可以開閃電節點收取閃電手續費。

    5、 最為重要的,閃電網絡這種鏈下系統,會大幅反哺鏈上。一是使得比特幣的支付更加普及。更多人用,生態也就更繁榮,二是閃電網絡打開關閉需要走主網鏈上兩次。 最簡單的例子,交易平臺本身就是鏈下二層網絡,交易平臺的出現是讓比特幣鏈上轉賬更多了,還是更少了呢?答案不言而喻。

    所以,即便是維持小區塊,只要BTC足夠普及,用戶足夠多,價格足夠高,哪怕是小區塊,也并不是非要增發來“維持礦業”規模不可的。

     

     03 
    猜測

    如果Matt Luongo“不減半”的提議未來某天真的成為現實,你覺得會發生什么?

    從輿論上來講,這肯定是加密貨幣發展至今,最大的一次共識崩塌。

    從物質層面來看,貨幣的本質,是一種債務;而從精神層面來看,貨幣乃至一切有價值的東西其本質都是共識。

    品牌是共識、文化是共識、潮流是共識、鉆石是共識,政治是共識、宗教是共識、法律是共識。比特幣無論把它看做電子現金,還是電子黃金,目前支撐其價格的基石,歸根結底還是“共識”二字。

    不然該怎么解釋,作為加密貨幣里壽命最長、技術不是最先進的比特幣,為何還是穩穩占據“幣王”的寶座呢?

    在這個共識里包括,總量有限、稀缺、數字黃金、暴富等詞匯,它們牢牢占據著共識者的心智。而增發、取消減半,很有可能會把這個原本看似牢不可摧的共識徹底瓦解。

    “比特幣的護城河不是技術,是它住進了每個持幣者的心里,它占領了你的心智 ——比特恒久遠,一枚永流傳!”比特幣信仰者都有類似的觀點。

    但無限供應的比特幣,還會恒久遠,還會永流傳么?比特幣會在其信仰者心中的地位還是不可撼動么?

    若是Core真的提議增發,則比特幣必然再次面臨分叉,正如2017年因是否擴容無法達成一致意見而分叉處BCH一樣。我們已經有了BTC/BCH/BSV,若是再次分叉,無疑是對整個比特幣社區,用戶的再一次分流,其對共識、對社區,甚至對整個行業的傷害,不言而喻。而這一次分叉,事關比特幣增發,這帶來的影響遠超前之前所有的分叉。

     

     04 
    猜測不是真相

    如果這事兒真的發生了,其實沒人會知道發生什么,上面的猜測也只是猜測。

    正如幾年前比特幣擴容,各種提案,香港共識,紐約共識……沒人覺得擴容會失敗,結果真的還是失敗了。

    BCH的誕生,同樣是在所有人還在一臉懵逼的時候橫空出世的。

    BSV的分叉倒是每個人都有心理準備,事先大家推測各種結果,算力,燒錢,兩條鏈正面攻擊,游擊戰,反守反擊,1-2年的持久戰……結果呢,兩邊各挖各的,挖了幾天之后和平分家,說好的拼刺刀呢?

    但不管怎么說,在中本聰圓桌會議上,有人提出了增加比特幣發行總量的想法,至少便有了這種可能性。這是Matt Luongo獨立行為,還是如江卓爾所言Bitcoin Core 借外部開發者來引爆此事,此事“可以讓子彈飛一會”。比特幣區塊獎勵停止減半的提議,也不是一時半會能獲得通過的,事情最終往什么方向發展,如何發展,難以預測。現在拿出來討論討論,未雨綢繆,并非壞事。

     

     05 

    愿景

     

    比特幣的白皮書愿景,是做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拋開BTC,BCH,BSV的理念之爭,單說“現金”這個事兒,當今主流經濟學界的普遍共識是,一個通縮的貨幣,不太可能成為主流的貨幣/現金的。保持溫和的通脹,才是符合當前經濟發展的需要。

    當然,關于一個貨幣是否該通脹,通脹多少,在經濟學界也是一個爭論不休的問題。但不可否認的事實是,至少現實世界里我們所看到的主流經濟體,無論是中國,美國,還是歐洲,都是以通脹模型在發行貨幣的(當然,主流未必代表正確)。

    如果從這個角度來講,一個保持適當通脹,小區塊鏈上+鏈下閃電網絡的比特幣,會不會比一個總量2100萬,通縮的,被冠以“電子黃金”稱號的比特幣,更符合中本聰“電子現金”的愿景? 對比BCH和BSV有如何呢?

    關于比特幣增發的提議,你是是贊同還是反對呢?歡迎來留言區寫下你的洞見!

    下載白話區塊鏈APP

    區塊鏈世界入口第一站,人人都能看懂的區塊鏈;24 小時熱點實時追蹤。

    毛片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