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歷史文章 / 來源:白話區塊鏈
8月1日比特幣分叉產生BCC(比特幣現金),所有持有比特幣的用戶當天按1:1比例分配BCC,相當于免費贈送價值近3000元的BCC。
11月中旬(高度為494,784的區塊)即將引來比特幣的再次分叉,那么這次分叉對持有比特幣的投資者來說意味著什么?有可能產生什么樣的后果?應該提前做些什么樣的準備呢......
要破解這些疑問,我們不妨先來看看比特幣分叉的前世今生!文章比較長,只關心怎么操作的朋友也可以直接跳到第五部分閱讀~
全文導讀:
1.什么是分叉
2.比特幣為什么要分叉
3.比特幣分叉歷史追溯
4.本次分叉的爭議點在哪
5.普通用戶如何應對這次分叉
一、什么是分叉
首先,什么是分叉呢?
其實比特幣的分叉就是對整個比特幣網絡的升級,就和蘋果IOS系統需要不斷更新升級一樣,原來的比特幣網絡比較擁擠、滿足不了目前用戶快速增長的需求,自然就需要擴容升級。
分叉又分為軟分叉和硬分叉,軟分叉僅僅是網絡的升級更新,升級前的節點能很好地兼容升級后的節點,并不會產生一個新的虛擬幣出來。比如剛剛過去的以太坊大都會擴容,擴容后依然只有一條ETH主鏈,也就是軟分叉。
硬分叉則不然,發生后原來的區塊鏈將分成 硬分叉幾條獨立的鏈,也就是會產生新的數字貨幣出來,比如BCC就是比特幣硬分叉產生的幣,ETC也是以太坊硬分叉的產物。
如果有足夠的算力支持某一種擴容方案的話,那么將發生軟分叉。相反,如果沒有任何一種方案獲得足夠多的算力支持,那么比特幣網絡將會發生硬分叉,
軟分叉和硬分叉是算力選擇的結果,比特幣的算力是一定的,新產生的鏈將相應地產生一種比特幣。原來持有比特幣的人,在硬分叉后都擁有分叉后的每一種比特幣。
二、比特幣為什么要分叉
我們知道,比特幣每10分鐘更新一個區塊,這個區塊上記錄了10分鐘內發生的所有交易記錄及見證數據,但是這個區塊目前的最大容量只有1M,1M的區塊每秒最多能容許5-7筆交易,也就是說這個1M區塊大小決定了比特幣目前可處理交易上限是5-7筆,而信用卡的交易是每秒2000筆......
從比特幣的區塊鏈瀏覽器(網址:https://blockchain.info/zh-cn)上我們可以看到,在比特幣發展的第8年(2009年1月產生第一個創世區塊),目前每個區塊的容量已經即將達到1MB的上限,最近的區塊容量數據是這樣的:
圖1:比特幣區塊信息
我們看到最近的區塊大小有的已經超過1MB(1024KB),為什么會出現這種情況呢?其實真實情況是這樣的:目前區塊容量并沒有變,依然是1MB的上限,但是比特幣主鏈已經在8月23日完成了隔離驗證的部署,所以導致區塊大小會超過1MB,這個我們稍后詳細說明。
所以,隨著比特幣的用戶數和比特幣區塊鏈上的交易原來越多,目前的1M區塊大小成為比特幣發展的瓶頸,這也是目前比特幣網絡擁堵問題越來越嚴重、費用越來越高的原因,畢竟在交易量太大的情況下,礦工會優先給費用高的交易先打包完成交易確認,導致小額交易因支付費用低確認時間大大拉長。所以為了比特幣的長遠發展,比特幣分叉擴容迫在眉睫。
三、比特幣分叉歷史追溯
比特幣的擴容爭議最早可以追溯到2010年,但當時并無定論;2013年比特幣價格暴漲伴隨著一波比較大的擴容爭議潮,究其原因,交易量和價格息息相關,2013年交易量的暴增讓比特幣網絡擁堵問題初顯,到2015年整個比特幣社區對于擴容這個問題已經到了爭執不下的狀態。
當然,之所以比特幣擴容問題會產生如此大的爭議,也是因為比特幣是一個去中心化的網絡,關于擴容方案的確定需要社區所有各方力量協商一致決定,各方出發點和利益訴求不一樣,有爭議也就很正常了。
從2015年6月開始,整個比特幣社區就陸續推出了許多擴容方案,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有BIP100,BIP101,BIP102,BIP103,BIP109,BIP248六種,更別提其他備選方案了。所有的這些方案匯總起來可以分成兩類:
1.長期派:其中代表是BIP100/103,希望給比特幣擴容這件事情設定一個長期計劃,以后據此計劃執行即可,不需要再反復協商調整。
2.短期派:剩下幾種方案是短期派的代表,認為未來不可預測,目前設定的方案對未來不一定適用,不如設置短期方案先解決幾年內的擴容問題。
經過大半年的討論,長期派已基本完敗,2015年12月在香港的比特幣擴容會議上達成香港共識,即采用隔離驗證(Segwit)+擴大區塊容量的形式,但會后該方案未獲得社區核心開發成員認可,導致香港共識流產。
2017年5月達成紐約共識:由一些比特幣公司和80%算力以上的礦工簽署了SegWit2x方案,紐約共識建立在香港共識的基礎上,依然采用隔離驗證+2M(區塊大小由目前的1M擴大到2M),除此之外增加第三方開發人員,也就是除比特幣社區的核心開發者之外讓更多人參與到開發中,讓比特幣網絡的發展有更多可能性。
目前紐約共識進展比較順利,8月23日,BTC主鏈已經完成了SegWit2x方案中隔離驗證部分的部署,11月份將部署2x,即將區塊大小從1MB擴展到2MB。
不過,區塊還未擴容,為什么區塊鏈瀏覽器中的區塊大小已經超過1MB呢?
這個得從隔離驗證的概念說起,上面說到目前每個區塊里存儲的是每十分鐘內所有的比特幣交易記錄和見證數據,那么隔離驗證就是改變這種存儲模式,即部署隔離驗證之后每個區塊中僅僅包含交易記錄,見證數據不再存儲于區塊中,從而達到變相擴容的目的。
上面圖片1中的區塊大小同時包含交易記錄+見證數據,但存在目前比特幣區塊中的只是交易數據,因此交易記錄及見證數據大小超過1MB是可能的,這也是目前急需擴容的原因。
四、本次分叉爭議點在哪
前面我們說過如果有足夠的算力支持某種擴容方案的話,將發生軟分叉。那么既然已經達成紐約共識SegWit2x方案(80%算力以上礦工表示支持),為什么11月份依然很可能會有硬分叉并產生一條新鏈呢?
這是因為比特幣社區的核心開發者目前還沒有就這一方案達成一致意見,大多數礦工雖然表面上都表示要升級,但很可能臨時改變主意。
比特幣的擴容之爭主要是以Core為首的開發人員與礦工之間的爭議。Core支持使用隔離驗證方案(Segwit),另外在原來的比特幣主鏈網絡上面增加第二層閃電網絡,閃電網絡是指附生于比特幣主網絡之外的另外一個網絡,可以提前預存部分BTC至該網絡中,平時的小額交易可以直接走閃電網絡,只需要在比特幣主網絡最終確認即可。因此,在采用閃電網絡之后,可將交易費率高的大額交易存儲于比特幣主網絡中,小額交易置于閃電網絡中,從而達到擴容的目的。
然而閃電網絡技術還不夠成熟,目前只能解決部分問題,而且從用戶體驗來說,需要事先預存BTC至閃電網絡中,用戶資金的安全保管和周轉也是不小的挑戰。當然,對于礦工們來說,進入閃電網絡中的小額交易將給他們帶來大量的直接交易費用損失。
因此礦工們支持簡單粗暴的大區塊擴容,即將原來的區塊容量從1MB擴大到2MB、3MB...甚至根據需求不斷擴大。
但這種擴容方式可能的后果是:隨著區塊擴容的越大,比特幣全節點錢包的容量也就越大,對挖礦節點的硬盤和數據庫系統、帶寬配置等要求越來越高,即不斷提高挖礦成本和準入門檻,這樣的結果是越來越多的個人或小公司無法參與到比特幣挖礦中來,從而導致挖礦逐漸被幾家中心化的大公司控制,喪失比特幣的去中心化。
爭議雙方并沒有就SegWit2x方案達成一致,因此11月中旬部署2x時很可能再次發生硬分叉,產生新鏈及新的比特幣。若發生分叉,其結果是生成的兩條鏈皆已部署隔離驗證(區塊中交易記錄與見證數據分離,見證數據不再存儲于區塊),不過其中一條鏈區塊大小依然保持1MB,另外一條鏈區塊大小擴容至2MB。
五、普通用戶如何應對這次分叉?
對于持有比特幣的普通用戶來說,如果比特幣真的發生硬分叉,那么最大的風險是由此產生的“重放攻擊”。所謂”重放攻擊“,通俗點說就是當比特幣網絡分裂成幾條鏈時(比如產生BTC1和BTC2),每條鏈上的地址和私鑰產生方式完全一樣,交易格式也完全一樣,當你給某個陌生地址轉BTC1時,你的賬戶中BTC2也可能同時被轉走,而且可能轉了之后就再也拿不回來了。
不過當初BCC分叉時并沒有發生”重放攻擊“這個問題,因為BCC分叉時在其鏈上對相關代碼作了修改,避免了”重放攻擊“的可能。但是11月份的分叉,如果分叉形成的BTC1和BTC2都想爭奪BTC的冠名權(都想成為正統的BTC),勢必不會對代碼作太多修改,因此很可能發生”重放攻擊“。
那么,對于持有比特幣的用戶,該如何應對這次分叉呢?
1. 如果你是幣圈小白或懶得折騰,可選擇直接將比特幣放在靠譜且承諾支持比特幣SegWit2x分叉后所有幣種的交易平臺。
這些平臺會自發幫你處理好分叉過程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問題,待到比特幣分叉塵埃落定即可將分叉產生的所有幣全部提出來。
目前明確發布公告表示支持比特幣分叉后所有幣種的交易平臺包括:
> 火幣Pro站(Huobi.pro)、OKEX、OKCoin等
另外,云幣雖然暫未發布關于比特幣SegWit2x分叉公告,不過與云幣內部人士私下溝通了解到,不出意外云幣也將和處理BCC分叉一樣,為用戶妥善處理SegWit2x分叉問題,待分叉完畢用戶直接到云幣提取所有分叉幣種即可。
2. 當然,如果你對第三方交易平臺或平臺不夠信任,希望將所有比特幣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中,也可以將比特幣放錢包里,畢竟只要擁有錢包的私鑰,理論上你就能擁有分叉后的所有比特幣種類。這里面又分兩種情況:
(1)將采取行動幫助用戶應對硬分叉的錢包
目前比特派/比太錢包已明確表示將盡量投入精力來開發一鍵分離功能讓用戶更容易獲取屬于他們的分叉幣,據私下溝通,可能的操作包括兩步:分叉前將錢包升級至具有一鍵分離新版本的錢包—>分叉后用戶通過一鍵分離進行操作,具體操作過程將提前公布教程,我們也會隨時關注并第一時間給提供給大家。
(2)針對此次分叉沒有任何行動的錢包
如果在分叉前沒有將比特幣轉到上述交易平臺或錢包中,而是存在其他比特幣錢包里面,因為你的私鑰掌握在自己手里,理論上都能拿到分叉后的所有比特幣,不過這個操作過程會比較復雜,具體操作教程請參考閃電HSL的文章《比特幣又要潛在分裂了,得知道重放攻擊原理和防范措施了》(點擊此處閱讀該文)。
距離比特幣SegWit2x分叉還有將近一個月時間,目前發布公告明確表示將幫助用戶避免“重放攻擊”的交易平臺或錢包還不多,我們將及時更新關于比特幣SegWit2x分叉的最新進展,歡迎大家關注!
『聲明:本文由白話區塊鏈小伙伴饞嘴貓撰文,首發于白話區塊鏈,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