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資訊 / 來源:章魚網絡
章魚網絡創始人劉毅談 Web 3.0 與 Web 2.0 經濟特征、應用鏈和跨鏈趨勢,并介紹了章魚網絡推進應用鏈發展的方式。
演講:劉毅,章魚網絡創始人
撰文:MiX
7 月 25 日,2021 世界區塊鏈大會的「Web3.0 論壇」上,章魚網絡創始人劉毅老師發表主題演講《開發應用鏈,實現 Web3.0》,分享關于 Web3.0 應用、應用鏈及跨鏈等當前最熱話題!以下為演講正文:
Web2.0 平臺經濟已達臨界點:負面貢獻>正面貢獻
Web2.0 的經濟特征是「平臺經濟」。
Web2.0 時代除了像中石油、中石化和阿美石油這樣壟斷自然資源的極少數企業,其余的巨頭無一例外,都屬于「平臺經濟」,簡而言之,平臺就是中介。
- 微信是發信人和收信人之間的中介
- 淘寶、Amazon 是商家和消費者之間的中介
- 美團外賣是餐廳和消費者之間的中介
- 滴滴是司機與乘客之間的中介
- 工商銀行是存貸雙方之間的中介
平臺經濟:就是依靠促進或撮合不同類型的參與者之間的交易、互動和共生聯動來創造價值的經濟關系。
還有百度、頭條、Facebook、Apple、Netflix 和 Google,這些都是平臺。我們在享受平臺便利的同時,網絡效應帶來的弊端也在顯現。平臺正在吞噬世界,我們被黏在平臺上無法離開。
網絡效應:當平臺的參與者越來越多,提供的服務就會越來越好,進而就會帶來更多的參與者的現象。
如果你做網約車,你不會自己去招攬乘客,你只能依賴滴滴;作為乘客也只會下意識的去滴滴叫車,因為滴滴一家獨大服務優勢明顯。平臺如同「黑洞」將市場兩端的參與者都吸了進去,即便「大數據殺熟」常有耳聞,我們也無能為力。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弊端?因為 Web2.0 時代的平臺,是屬于公司的。公司最根本的天職是創造盡可能多的利潤回報股東,服務顧客次之。公司需要每個季度都有增長,上市公司更要爭取實現超出分析師預測的增長幅度,來提振股價。當平臺規模足夠大,提供服務者和使用服務者都離不開平臺的時候,平臺就勢必會擴大自己在經營交易中的分成,我們在經濟學上稱為「尋租」。
尋租不是一個好詞,你在經濟交易當中的貢獻未變,但因你的地位特殊,所以你可以去尋求更大的一塊利潤,這就是尋租。
不斷深入的平臺監管,意味著平臺經濟已經發展到了一個臨界點。事實上,我們現在已經面臨非常嚴重的平臺尋租,平臺對效率提升、科技創新的貢獻越來越小,甚至負面貢獻已經超過其正面貢獻。我們的數據正在被平臺當作武器,來壓榨我們這些消費者。乘客在非常需要打車的時候幾乎必須加價或者換成高端車,滴滴司機都在抱怨辛辛苦苦還賺不到錢。因為大數據知道那個時間點你愿意加價;大數據會把司機的收益恰好壓到謀生的底線上。
只要平臺的規模發展到不太擔心同業競爭,他們一定會利用強大的數據分享能力,把「服務提供者」和「服務使用者」兩邊的經濟增值盡量壓榨到最小,把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這就是 Web2.0 平臺之惡。滴滴并不是特例,也不是最「惡」的平臺。
那么 Web3.0 怎么解決這個問題?
Web3.0 重新分配平臺利益:社區擁有的加密協議將「利益」讓渡給「參與者」
Web3.0 要將經濟中介的形態,由「公司擁有的平臺」轉變為「社區擁有的加密協議」。社區擁有的加密協議,打造的是一個更開放、更公平和更安全的 Web3.0 新階段。加密協議為什么更公平?加密協議只是參與者之間的協議,即商家和消費者之間、服務提供者和使用者服務之間的「網絡協議」。加密協議會盡量高效地撮合交易,同時把創造出來的經濟增值讓渡給協議的使用者,最終僅留部分必要的開銷讓開發者去更新軟件,讓礦工去維護網絡安全。
加密協議本身不是上市公司,所以并不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
加密協議為什么更開放?
因為加密協議是被整個社區擁有:不聽命于某一個人,或一小撮人,而是由眾多參與者共同決定。作為社區的準入門檻是公開透明的,不需要一個中心化的滴滴審核,只要符合社區規范就可以加入。
什么是社區?
網約車的加密協議,其社區的核心角色是網約車司機,開發者、早期投資者和用戶則是社區中的輔助角色,這些網約車用戶推廣這個加密協議,就變成這個社區的活躍成員。
外賣社區的核心角色是餐館。
電商加密協議的核心角色就是電商賣家。
加密協議為什么更安全 ?
因為我們都是用匿名的 ID、地址,DID,數據都處于經過加密的區塊鏈上,所有權和使用權完全由我們自己擁有。
一旦技術成熟,Web2.0 平臺是沒有辦法跟「加密協議」競爭的。因為 Web2.0 平臺的基因就是實現股東利益最大化,不可改變。而 「加密協議」可以把經濟增值近乎全都返還給社區參與者,Web2.0 平臺永遠做不到這點。所以我們堅信 Web3.0 一定會取代 Web2.0,只是需要時間。
如何構建優秀 Web3.0 應用
- 媲美 Web2.0 應用的用戶體驗
- 去中心化 / 可信任的激勵模型
Web3.0 時代想要降臨,必須有「優秀的 Web3.0 應用」取代「Web2.0 應用或傳統中介」。
那什么是「優秀的 Web3.0 應用」?
第一,必須有媲美 Web2.0 應用的「用戶體驗」和「服務能力」。Web3.0 創業只靠區塊鏈技術是難以成功的。現在基于智能合約的 DAPP,安裝 MetaMask,OTC 買 ETH,充值到錢包,理解和設置 Gas,高門檻和不佳的用戶體驗,將絕大多數主流用戶擋在加密世界外面。即便有很少的用戶使用,也會覺得產品性能、成本和服務能力都不如傳統的 Web2.0 應用。
第二,必須建立一個去中心化 / 可信任的激勵模型。協議開發者要基于參與各方的權益和權利結構去設計「通證經濟模型」。開發者、早期投資者、服務提供者、消費者宣傳,各自應當獲得多少通證,都需要經過慎重考慮和專業的設計。「去中心化 / 可信任的激勵模型」把 Web2.0 時代的利益分配變成「社區共享」,讓協議參與者相信「加密網絡是為大家服務的」。
- 司機無需相信誰,只要用這個網約車加密協議就知道能夠獲得怎樣的分成。
- 商家加入 B2C 的去中心化的電商的協議,積累的信用沒人能剝奪,不會因為不參與活動就被降低權重。
優秀的用戶體驗和去中心化 / 可信任的激勵模型 ,都需要「高可用的區塊鏈技術」來實現。
去中心化賬本要具備高安全、低費用、高性能、錢包易用、私鑰管理便捷等要求。過去幾年區塊鏈圈子關注擴容關注 TPS,是遠遠不夠的。
要保證應用具有去中心化治理的規則。改變協議的權力要屬于社區,協議才能夠持續地去中心化的,否則發展到一定程度,又會被少數人控制。在實踐中稱為 upgradability 可升級性,也就是不違背大多數人的利益,在社區達成共識后實現正統性的升級。
但是,智能合約并不能夠提供以上所有這些東西。
Appchain 應用鏈 VS 智能合約:為什么 Web3.0 應用要獨享一條鏈?
應用鏈,就是 Application Specific Blockchain,是用區塊鏈框架為應用做一條專用的鏈,簡稱 Appchain。通過應用鏈技術實現 Web3.0 應用,可以解決智能合約的痛點,為用戶提供媲美 Web2.0 的用戶體驗。應用鏈技術為什么特別適合 Web3.0 應用開發?
1.性能極快,獨享一條鏈的處理能力。
2.能實現鏈上治理,共識成本非常低,用戶用起來甚至可以不花錢。通過社區達成共識,進行正統性的協議升級,使得應用鏈可以快速進化,適應新需求或是排除軟件的缺陷等。
3.可定制性強,應用鏈可以對區塊鏈的所有參數進行調整優化,實現垂直集成。
基于應用的治理機制,我們可以對區塊鏈技術棧的所有參數進行調整和優化,包括共識協議、執行環境、P2P 通信、數據 K/V 存儲、Runtime 及錢包交互,以及最頂層的應用邏輯。只有這樣,才具備達到最佳用戶體驗的可能性。現象級鏈游 Axie Infinity 完美的展示了應用鏈的優勢:從 4 月上線了自己定制的以太坊側鏈,將交易成本降低了 5 個數量級,速度飛快,且在錢包里集成了法幣支付,使得整個協議迎來了一個爆發。以前通過智能合約,只能在應用層做開發,即便開發和部署都很簡單,但是共識協議、執行環境都會完全受限于公鏈的機制,用戶體驗就無法保證,自然難以和 Web2.0 應用競爭。
事實上,付出巨大的努力且取得一定成功的智能合約團隊,他們都撞到智能合約的用戶體驗和可定制性的天花板:
- 第一個爆款 DAPP 是加密貓,最先碰到了以太坊的天花板。團隊 DApper Labs 決定開發了現在的 Flow 作為自己的專用鏈。
- STO 的先驅 Polymath,選擇了 Substrate 開發了一個應用鏈叫 Polymesh,現在已經非常接近主網上線。目前 Polymesh 鏈的賬戶體系是 DID,平臺上有 KYC 服務商,有法律顧問,能夠把整個 STO 發行的過程都搬到鏈上,同時從底層就滿足合規要求。
- Aragon 是最早的 DAO 的實踐者,正在做一條 DAO 的應用鏈,以擺脫以太坊的掣肘。之前因為以太坊升級,把某個 Opcode 的費用調高 4 倍 ,導致 Aragon 的 300 多個智能合約不能用了。
- Compound 專注跨鏈的借貸協議,現在選擇 Subsrate 做應用鏈。
我們堅定的認為,只有通過應用鏈技術,把區塊鏈完整技術棧里巨大的設計空間交還給開發者,才能打開唯一通向 Web3.0 的路徑。
應用鏈的落地挑戰:啟動、運行和創新
在應用鏈生態,已經有 Substrate 框架、RUST 語言,把開發應用鏈的成本降低到與智能合約相當的水平。但運行一條應用鏈,仍舊是耗時很長、需要巨大投入都不一定能做成的事情。
首先,應用鏈的安全性自舉是一個非常困難的過程。說服社區鏈和通證有價值,需要幾百萬美金和 2~3 年時間,然后大家才會協作 POS,構建應用鏈的安全性。
Cosmos 確實有很多鏈,但每一條至少都有五百萬美元以上投資的支持才能啟動。
其次,應用鏈需要跨鏈橋。你至少要和以太坊跨鏈,才能和主流數字資產鏈接起來。而跨鏈至少需要 5 人以上的精通區塊鏈的成員才能搞定,更不用說還需要和其他鏈做跨鏈。然后,應用鏈還需要一整套的基礎設施,比如區塊鏈瀏覽器,備份和恢復,如何設置 Infrua,如何布局高可用的全節點集群。最后,應用鏈還需要有早期的種子用戶,需要有社區支持,這是同樣是一個難度很大的事情。Octopus Network 即章魚網絡,能夠將啟動一條鏈的成本從幾百萬美金降低到幾萬美金,大幅降低 Web3.0 應用鏈的啟動、運行和創新門檻。
章魚網絡賦能應用鏈
章魚網絡的核心是一個「安全租用市場」,同時提供「跨鏈互操作能力」和包括區塊瀏覽器、API 訪問、存檔在內的多項「基礎設施服務」,「章魚網絡社區」也是應用鏈團隊建設社區的助推器,通過在章魚社區宣傳應用鏈,幫助團隊快速找到優質的早期用戶和投資者,與應用鏈團隊共同實現 Web3.0 的理想。
1、什么是「安全租用市場」?
章魚網絡是建立在 Near Protocol 上的二層網絡,章魚中繼 Octopus Relay 是在 Near Protocol 上運行的一組智能合約,其本質是一個「安全租用市場」。基于 Substrate 的應用鏈加入章魚網絡后,可以將 POS 質押通過章魚網絡實現,使用 OCT 在章魚中繼 Octopus Relay 中做 Staking 質押,共享 OCT 的價值,讓整個應用鏈獲得安全性。對于應用鏈團隊來說,質押 OTC Token 越多,獲得的應用鏈的安全等級就越高。如果應用鏈早期不需要太高的安全等級,就可以少付租金。2~3 萬的 OCT 質押,就可以獲得 200~300w 級別的安全性。OCT token 持有者,可以為自己看好的應用鏈,做 Staking 質押和 Delegation 委托,成為這個應用鏈的 Validator,這些節點形成 BFT 共識,應用鏈就實現了安全的啟動和運轉。Validator 會在 BFT 共識下獲得出塊的獎勵。隨著 OCT Token 越來越值錢,質押的 OCT 就會變多,早期參與者的最終回報率會趨同到預計 5% 的年化回報率。
當你這條應用鏈每年付出 50 萬美元的安全租金時,應用鏈會得到 1000 萬美元這個水平的安全性,同時每一條應用鏈能創造出 1000 萬美元對抵押品 OCT 幣的需求。
2、如何獲取「跨鏈互操作」能力?加入章魚網絡的應用鏈,多種跨鏈解決方案可選:
- 通過章魚網絡的 Bridge,實現與 Near Protocol 的雙向無信任的資產互轉,進而再基于 NEAR 的彩虹橋與以太坊實現去信任跨鏈。
- 通過 IBC 協議跟所有 Cosmos 鏈互操作。
- 通過 Substrate 上實現 IBC,與所有的 Polkadot 平行鏈形成互操作。
最終實現以章魚網絡為核心的多鏈網絡。
3、應用鏈運行的「基礎設施服務」是什么?
章魚網絡的 「基礎設施服務」包括區塊瀏覽器、API 訪問和 Archiver 備份的多項內容。另外我們會部署一個高可能性的全節點集群,提供 RPC 訪問,應用鏈的開發者只需要提供 Runtime,把項目前端指向改成端口,這條鏈就可以對外提供服務了。
4、應用鏈為什么需要「章魚網絡社區」?
可以幫助應用鏈團隊快速找到優質的早期用戶和投資者,是應用鏈團隊建設社區的助推器。
- 服務 Web3.0 的開發者,科普 Substrate,培養應用鏈開創者。
- 孵化 Web3.0 的創業者,通過章魚加速器,共同研討通證經濟體系,設計 Web3.0 產品,建立加密社區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治理,幫助 Web3.0 創業者成為優秀的應用鏈團隊。
章魚網絡的多鏈生態:頂級基金加持 & 應用鏈生態
章魚網絡最早獲得 NEAR Protocol 基金會的 100 萬美元的戰略投資,2021 年 3 月底完成了 30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投資機構包括 D1 Ventures、SevenX Ventures、Puzzle Ventures、PNYX Capital、Electric Capital、Ascensive Assets、Origin Capital、ZMT Capital、Bixin、OKEx Block Dream Fund、Spark Digital、ChainX、Stafi、NGC Ventures。這些優秀的基金對整個應用鏈生態、對 Polkadot,對 Cosmos 都非常熟悉。
鏈聞注:章魚網絡將于 8 月 22 日至 8 月 28 日內在 NEAR 生態代幣發行平臺 Skyward Finance 開啟代幣 OCT 銷售,本次銷售將占其總供應量的 2.5%(250 萬枚),參與者只能使用 NEAR 代幣進行購買,準備期已于 8 月 16 日開始,參與者可以在支付池中存入 NEAR。
章魚網絡生態已經有 7 個項目持續迭代,2021 年 6 月 18 日,由章魚網絡主辦的第一次 「Octopus Appchain Showcase Day」成功舉辦,在 Youtube 上大家可以看一下,都是非 DeFi 的、真正面向最終用戶的 Web3.0 應用。
- DeBio 是一個去中心化基因測試和基因數據市場。
- Muse 是去中心化的流媒體協議。
- Atocha 是去中心化解謎游戲協議。
- Discovol 是去中心化健康養生內容篩選協議。
- Myriad Social 是去中心化社交網絡。
- Davoll 是去中心化的 DAO 的一個平臺。
章魚網絡劉毅杭州區塊鏈大會演講實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