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五火球教主 / 來源:白話區塊鏈
按照慣例,年底除了對今年做些總結之外,還得為明年做些展望。
區塊鏈的世界里,2020 年注定是個很不一樣的一年,因為這是區塊鏈第二個十年的第一年,是圈內大多數人經歷的第一個減半之年,是兩大明星技術“跨鏈”與 “Filecoin”正式上線之年,大概率是 ETF 通過的一年,可能會是國家數字貨幣誕生的一年……
那么,接下來我們一條條來看。
01
市場篇
減半,比特幣 ETF

一、減半
這也許是我們絕大多數人所經歷的第一個減半之年。目前,市場的共識似乎是減半必然帶來牛市,原因主要是以下三條:
-
歷史上發生過的兩次減半,都在減半不久后帶來了牛市。
-
減半之后,礦工的獎勵也減半,市場上拋壓就少了,根據供需關系,供給減少,需求不變甚至增加,幣價自然上漲。
-
若是幣價不漲,很多礦工會入不敷出,選擇關機,全網算力大幅下降,從而導致網絡安全性降低。對于比特幣來說,這是災難,屬于小概率事件。
這聽上去似乎挺有道理,然而這事兒你也可以同樣反過來看,說這次的減半根本沒法帶來牛市,而且同樣你也能找到聽上去很有道理的論據:
-
過去兩次減半后迎來了牛市,下一次減半后也一定會有牛市嗎?這在統計學上不成立,因為樣本太小。
-
過去兩次減半,基本沒人知道,而這次幾乎人盡皆知。所以即便減半是利好,也已經因為知道的人太多,提前反映在幣價里了。
-
過去兩次減半,相對于市面上的流通數量,礦工拋壓是賣方主力。而當前已經開采 1800 萬的情況下,礦工拋壓相對于每天的流動性來講,已然占不到主導作用,所以說從供需關系來講,不一定講得通。
-
最關鍵的一點,投資領域的二八定律:若是每個人都知道減半是利好,會帶來牛市,那我們指望減半之后誰來給我們“接盤”呢?
每個人都賺錢的投資市場,是不存在的。而短期內的新增用戶,基本在 2017 年那一波瘋牛中,暫時透支殆盡了。
所以,你看存在著非常嚴重的幸存者偏差。因為事情沒發生的時候,正著說反著說其實都有道理。而結果確定時,總會有一些人封神,一些人打臉,習慣就好。
二、比特幣 ETF
比特幣 ETF 之所以如此牽動人心,原因很簡單:黃金 ETF 在 2003 年上市之后,一路高歌猛進, 10 年來都處在牛市當中。作為對標黃金的“電子黃金”,自然也想復制一波這種走勢。
然而,這卻成了圈子里最“難產”的一個東西。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2013 年的時候就有機構遞交了比特幣 ETF 申請,然后被無情地拒絕了。從 2016 年開始,四年時間里各個機構以各種方式向 SEC 堅持不懈地遞交了十多次申請,結果無一例外,全部被拒。
之前每逢比特幣 ETF 審批,市場還會當成小利好,現在已然毫無波瀾,畢竟“狼來了”喊多了,大家都麻木了。
2020 年會是“狼真的來了”的那一年么?沒人知道,但至少比以往幾年多了一些希望,畢竟在 2019 年,另一個“難產兒”Bakkt 已然上馬,圈內有了第一個通過 SEC 監管發行 Token 的 Blockstack,各國關于區塊鏈投資、交易、稅務等方面的合規性也在逐漸加深,比特幣 ETF 的通過應該只是早晚的事。
只能說,希望是明年。
02
技術篇
DeFi,跨鏈,IPFS

一、DeFi
目前好多項目開始去蹭 DeFi 的熱度,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公鏈,就連公鏈老大 ETH也從“世界計算機”搖身一變成了“ DeFi 結算層”。畢竟,當前的區塊鏈圈,DeFi 幾乎是唯一能夠盈利和看上去沒有那么“空氣”的東西。
很多人說 2020 年會是 DeFi 之年,但其實 2020 年更像是 DeFi 的生死之年。DeFi 真正需要在 2020 年證明的是,自己不是區塊鏈的一個“偽方向”,因為它的前輩 DApp 在 2019 年并沒有什么起色。
你我身邊沒什么人真的在用 DeFi,排名第一的 MakerDAO 每日活躍人數只有三四百。與 DApp 差不多,DeFi 的主要用戶大多是投機者。
需要警惕的是,DeFi 本質上是杠桿與創造次貸。現在 DeFi 幾乎全部基于以太,ETH 跌至 90 美金的話,會有近一半的 MakerDAO CDP 被清算,68 美金的話會清算 90% 的 CDP,可以說這是整個 DeFi 的崩塌價格。若是不能真正服務實體經濟,DeFi 將依舊是個“泡沫化”嚴重的領域。
而最有可能在 2020 年看到的一幕是,隨著跨鏈技術的完善,BTC 逐漸進入 DeFi 的世界,慢慢取代 ETH 成為占比最大的抵押品。
二、跨鏈+IPFS
圈子里經常說的一句話是:“技術總是在短期內被高估,但是在長期又被低估”,這句話往往用來指導和形容投資,讓大家拿住,長線看好,但是短線可能高估了,一如 2017 年那波瘋狂的牛市。
其實還有一句話,好技術的開發速度在短期內也經常被高估,跨鏈雙雄(Cosmos 與 Polkadot)與 IPFS 嚴格來講,都是 2017 年的項目。
兩年多過去了,Cosmos 主網終于上線了,最重要的 IBC 協議卻是一拖再拖,今年是沒戲了,只能指望 2020 年:Polkadot 原計劃今年第四季度上主網,眼瞅著也得拖到明年一季度了,中繼鏈和平行鏈的核心跨鏈技術跟 Cosmos 的 IBC 協議一樣,就一個字:等!
IPFS 也是在兩年之后,終于在 2019 年年底上了個測試網……至于 ETH2.0,保守估計,3 到 5 年的轉型期……
然后,這些都是真正值得期待的區塊鏈技術。在經歷了單純比拼共識機制與 TPS 的“無趣”的兩年之后,想想可以一鍵發鏈,各個區塊鏈孤島打通形成的跨鏈,以及 IPFS 所帶來的新型尋址與分布式存儲機制,這才是我們想要的那個區塊鏈版本的 Web3.0。
2020 年,應該是 Web3.0 風起之年。
03
環境篇
DCEP,合規

一、DCEP
據前段時間媒體報道,DCEP 計劃 2019 年底小范圍封閉場景試點,明年有可能在深圳進行大范圍推廣和試點。換成當年的魔獸世界,內測即將結束,公測指日可待,離全面發售的日子,還會遠么?
現在來看,2020 年我們看到 DCEP 是個大概率的事兒,而關于此事的影響,不言而喻。
二、合規
要想把區塊鏈納入監管,最為重要的一環,便是目前最大的落地應用——數字資產金融平臺。
2020 年若能走向“合規之路”是件好事,資產也會安全許多。
總之,2020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