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Grayscale
翻譯:白話區塊鏈
公共區塊鏈的一個顯著特征是它們能夠在沒有中央機構的情況下運行。為了實現這一點,并同時管理其網絡的運作,它們采用了一套算法和經濟激勵機制,統稱為共識機制。
比特幣網絡通過工作量證明(PoW)共識機制,由礦工來確保安全;而以太坊則通過權益證明(PoS)共識機制,由質押者來保障安全。與PoW中礦工通過計算能力來保障網絡安全不同,PoS中質押者通過將其Token資本置于風險中來體現“利益相關”。
質押者因維護區塊鏈而獲得獎勵。因此,持有Token并進行質押和驗證交易的Token持有者可以生成收入。然而,質押獎勵相對于Token價格波動通常是適中的,價格波動應被視為大多數加密資產投資的主要風險和潛在回報來源。
公共區塊鏈提供了一種新的方式來組織數字商業,基于開放架構平臺而無需中央機構。與由董事會監督并受所在國家法律管轄的公司不同,公共區塊鏈是通過加密技術和經濟激勵來保障安全的全球分布式計算機網絡。用來協調經濟激勵并保持網絡正常運作的機制,可以說是這項新技術的核心創新。
1、權益證明(PoS)與工作量證明(PoW)
區塊鏈在其網絡上的每個節點上存儲相同的信息。為了就網絡上要存儲的正確信息達成一致,節點必須在沒有中央權威幫助的情況下達成共識。為了管理這個過程,每個公共區塊鏈都采用一種“共識機制”:一種基于經濟激勵的規范性決策算法,將節點帶入一致性。
比特幣的共識機制被稱為工作量證明(PoW)。在PoW機制下,被稱為礦工的專業服務提供商競爭解決一個計算問題,獲勝的礦工獲得更新區塊鏈并賺取Token獎勵的權利。這些難題通過暴力破解(即反復猜測)來解決,因此需要大量資源,包括前期資本支出和持續的電力成本。因此,解決難題向其他網絡參與者提供了證據,證明獲勝的礦工具有既得經濟利益,可以信任其更新鏈條。礦工因其服務而獲得Token獎勵。
以太坊最初使用與比特幣相同的PoW算法,但在2022年轉向了一種新的共識機制,權益證明(PoS)。這種方法同樣依賴于經濟激勵,網絡參與者通過“質押”其以太坊區塊鏈上的本地Token以太幣(Ether)來展示其既得經濟利益。質押者負責驗證交易并更新區塊鏈。那些正確履行這些職責的人會獲得額外的Token獎勵,而那些違反鏈條利益的人可能會被“削減”其質押(即受到懲罰和減少)。因為質押者的經濟利益與鏈條的健康運行一致——他們有“利益相關”——所以可以信任其驗證交易和更新網絡。與挖礦不同,質押消耗的電力很少,被一些人認為是一種更環保的區塊鏈共識方法。
盡管比特幣仍然是按市值計算最大的公共區塊鏈,PoS網絡已獲得了廣泛的歡迎。例如,在我們的加密貨幣和智能合約平臺加密部門中,超過一半的協議使用PoS共識機制。按市值計算,基于PoS的鏈條占這些加密部門總市值的約30%,而不包括比特幣的市值則占90%(見圖1)。
圖1:排除比特幣,PoS現已成為主導的共識機制。
2、以太坊交易及質押者的角色
在像以太坊這樣的PoS區塊鏈上,質押者負責驗證所有交易是否符合網絡的規則。沒有這一服務,區塊鏈將無法運作。
為了更好地理解質押者的角色,我們可以考慮以太坊交易的機制。如圖2中的示意描述所示,一筆以太坊交易大致涉及八個步驟(圖2)。雖然用戶啟動了該過程,并且某些步驟可能涉及其他專業服務提供商,但大多數步驟都需要驗證節點的積極參與。由于所有以太坊交易(或其他狀態變化)都是通過驗證節點的協調行動來完成的,因此質押者實際上是負責運行區塊鏈的。
圖2:驗證節點負責處理交易。
為提供這些服務,質押者通過額外的Token獲得獎勵,這些Token來自用戶支付的費用和新發行的Token。在以太坊上,費用分為基礎費用和優先費用(“小費”)。網絡會自動銷毀作為基礎費用支付的以太幣,這種機制旨在通過減少Token供應量來惠及所有用戶。質押者則賺取優先費用以及新發行的以太幣(見圖3)。
圖3:以太坊質押獎勵來自優先費用和新發行的Token
3、質押獎勵和收入
由于Token獎勵,質押者可以通過他們的資產潛在地產生收入。在傳統市場中,最好的類比可能是農業用地。土地本身具有市場價值,其價格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上漲或下跌,但它也可以通過種植作物來用于生產。同樣,質押獎勵是對驗證區塊鏈服務的支付,作物則可以被視為對耕種農業用地服務的支付。在這兩種情況下,資產所有者都提供了一項有用的服務并產生了服務收入。
目前,以太坊的質押者平均獲得3.1%的獎勵率(見圖4)。據數據提供商Allium的計算,隨著以太坊供應的質押份額增加,以太坊的質押獎勵率呈下降趨勢(當質押供應下降時,協議會提供更高的獎勵率以激勵質押活動)。質押獎勵的日常變動還反映了網絡擁堵和優先費用的變化:當網絡流量增加時,用戶通常會支付更高的費用以確認他們的交易。
圖4:以太坊質押者目前獲得年化約3%的獎勵率
對于以太坊持有者來說,通過質押Token并提供驗證服務,質押獎勵可以被視為一種收入來源。例如,自2023年初以來,以太坊的以太幣(Ether)現貨價格已上漲了173%。在此期間,我們估計質押獎勵的年化收益率約為4.5%。因此,一個以太坊質押者的假設回報——包括價格回報和質押收入——將達到192%(見圖5)。此計算假設質押者正確履行了職責(即獲得了所有獎勵且未遭受削減),且未支付任何第三方費用。實際上,以太坊質押者的收入將取決于這些假設。
圖5:質押獎勵可以視為資產收入
雖然質押獎勵可以對Token持有者的回報產生一定的增量貢獻,但相較于其他資產,以太坊的質押獎勵率在其波動性的背景下相對較低。換句話說,投資者應將Token價格本身,而不是質押獎勵,視為主要的風險和潛在回報來源。例如,圖6展示了以太坊的質押獎勵率與其波動性的關系,并與各種貨幣市場“套利交易”和某些股票指數的股息收益率進行比較。主要以收入為目的的投資通常具有相對較高的收益率,相對于其價格波動(否則價格變化的收益/損失將會淹沒收入回報)。以太坊的質押獎勵率相對于其價格波動率較低,類似于美國股票指數的股息收益率。這類投資通常主要是為了潛在的資本增值,而非收入回報。
圖6:相較于資產的波動性,以太坊的質押獎勵較為適中
質押獎勵率在PoS區塊鏈中差異顯著。例如,一些市值較小的網絡提供的名義質押獎勵率在10%-20%之間(見圖7)。然而,請記住,質押獎勵通常通過交易費用和新發行Token的組合來資助。在許多情況下,高質押獎勵率只能通過高Token供應通貨膨脹來實現,這可能對價格回報產生影響。因此,投資者也應考慮實際(通脹調整后)質押獎勵率(類似于分析師在債券市場或貨幣市場中常常考慮實際利率的方式)。以太坊的供應增長接近于零,因此其名義和實際質押獎勵率大致相同——約為3%。相比之下,雖然Filecoin(FIL)提供23%的名義質押獎勵率,但預計流通供應在一年內將增長20%[12],這意味著實際質押獎勵率僅為3%(見圖7)。
圖7:高名義獎勵率通常伴隨高通脹
4、風險所在
共識機制對區塊鏈的重要性就像法律和產權對傳統企業的重要性一樣:二者不可或缺。隨著加密行業的發展,Grayscale Research預計PoS共識和質押將成為生態系統中越來越重要的一部分。盡管質押獎勵率通常相較于加密資產價格波動較低,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們可以成為額外收入的來源,因此許多Token持有者將愿意擔任驗證者以賺取這些獎勵。
5、技術附錄
雖然在概念上質押比較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中涉及到更多復雜因素,下面討論了其中幾個關鍵點。
1)質押的四種方式
以太坊的質押有四種方式:單獨個體質押、質押服務、 pooled 質押和中心化交易平臺。
單獨個體質押是最具影響力且無需信任的方法,提供完全的控制權和獎勵,但需要至少32個以太幣、一臺專用計算機以及一些技術知識,增強了網絡的去中心化。上述討論以獨立質押為視角。
質押服務允許用戶委托硬件管理,同時獲得原生區塊獎勵,要求32個以太幣,并且提款密鑰通常保留在用戶手中。Pooled 質押允許用戶質押任意數量的以太幣,通過第三方解決方案和流動性Token簡化過程獲得獎勵,易于退出,但存在第三方風險。
中心化交易平臺提供最少的監督和努力,適合那些不愿意自行保管的用戶,但涉及更高的信任假設和集中化風險,將大量以太幣集中在一起,并提供一種收益獲取的后備選項。
3)綁定/解綁隊列
以太坊中的綁定/解綁隊列涉及驗證者因網絡的每個時期處理速率限制而等待開始質押或解除質押,這一速率限制稱為“變化”(見圖8)。這些隊列保護了以太坊PoS共識的穩定性。如果驗證者加入的速度超過處理速度,隊列時長會增加;如果驗證者加入的速度較慢,隊列時長會減少。變化是每個時期進入或退出的驗證者的速率限制,基于活躍驗證者的數量進行調整,以維持共識的穩定性。一個時期是32個槽位,每個槽位長12秒,總計6.4分鐘,在此期間驗證者提出和驗證區塊。清算是指從退出驗證者隊列并成為可提款狀態后,將資金提取到指定地址所需的時間;驗證者數量越多,清算延遲越長。
圖8:驗證者通常需要等待進入和退出
3)流動質押衍生品
流動質押衍生品(LSDs)是為了應對質押以太幣的鎖定性質而創建的,為質押資產提供流動性,否則這些資產將無法訪問。當用戶將以太幣質押給流動質押提供者時,他們會收到一個代表質押以太幣的LSDToken。該Token是可替代的、可轉移的,并且可以用于各種去中心化金融(DeFi)活動。LSDs解鎖了質押以太幣的流動性,使用戶能夠通過DeFi活動(如借代、提供流動性和作為抵押品使用)賺取額外的收益,同時仍然獲得質押獎勵。
4)再質押
再質押涉及使用已質押的以太幣來同時保護以太坊網絡和其他去中心化協議,從而賺取額外的獎勵。再質押的目的是幫助較少開發的協議利用以太坊強大的驗證者社區,而不需要承擔高昂的成本和資源。再質押由第三方協議EigenLayer引入,而不是通過以太坊改進提案(EIP)或以太坊路線圖。
本文鏈接:http://www.zhucexiangganggs.com/kp/du/08/5331.html
來源:https://www.grayscale.com/research/reports/from-miners-to-stakers-how-staking-secures-the-ethereum-blockchain